心情:开心 | 日期:2011-05-06 星期五 | 天气:![]() | 地点:合肥 |
一起努力,把水还给自然
——记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湿地团队千岭乡分队宿松之行
水来源于自然,本该归于自然,合理为人所用。如今因人类的滥用,地球上的水水质下降、水量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这一人类生产生活的最关键资源所受破坏状况让人担忧。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及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主办,由可口可乐公司提供赞助的2011湿地使者行动今年的主题便是——把水还给自然。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经过第一轮的网上方案竞选第二轮的网络答辩第三轮的培训及现场答辩正式入选湿地使者队伍。
第一天——信心与忐忑并存
在简单休整后,队员们随即开展工作。先从散住在渔政分站周围的渔民开始,队员们积极寻找渔民并礼貌地与渔民交流,而当地渔民们也是非常配合。
第一天,队员们便已经对自己的工作熟门熟路,对于渔民的积极配合大家都很感动。队员程年慧在活动日志中写道:“上午刚开始我跟张梦轩一组花了近两个小时调研了两家专业渔民,访谈对象的普通话讲得都还不错,基本没有什么语言障碍,而且都很配合态度亲切,这让我们很开心,多了一份信心。”
第二天——兴奋渐渐淡去,责任开始浮现
7时许,队员们背上行囊沿着213国道一路向前前往乌池村。在整整走了四公里之后,终于到达了乌池村村委会。村委会何书记带领队员驱车到了河奎公司,队员们忘记疲惫很快采访了这里的十几户当地渔民。
下午仍是在何书记的帮助下乘船到了大官湖湖区的两个渔民分布集中点,对于下午的船上之旅,大家都是兴奋的,气氛也是愉快轻松。队员曹婷婷在日志中感叹道:“湖面上,清风习习,水波荡漾,好不惬意。”
同时,队员们也真切感受到了渔民生活的辛苦与困窘。队员史伟成记下:“湖面好大为什么就没有渔民的容身之处呢,这些湖面基本都是给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物包走了,然后由承包给其他人层层往下,渔民们反而成了打工的,受着压迫却毫无办法。”
第三天——累并快乐着
队员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孙岭村。因对当地环境不熟悉,队员们只能没有目标地四处寻找渔民。
当地居民多以种植业为主要事业,多为转业渔民,还因渔民们很多并不在家或在忙,导致今天颇为不顺。除了找不到更多的渔民外,队员们还总结到,渔民们在回答过程中含糊不清、对于政府问题不敢说真话、说当地话实在难以理解以及极少数的不配合,这些问题加在一起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今天的往返奔走让队员们都非常疲惫,但是,大家却都坚持着并始终保持着好的心情,一路上欢声笑语。大家都是累并快乐着。
第四天——留下的是印记,带走的是回忆
5月2号上午,队员们从龙感湖的北岸出发绕着湖泊一圈一番周折之后来到了南岸,并登上了渔民四组的渔船。队员们抓紧着最后的时间,走访了这个居民点所有的渔民住户。
最后一天,队员们都显现出对于回去的兴奋,却又矛盾得有些不舍。队员丁运蕾在日志中记下:“这几天的走访,看了太多,听了太多。有富裕的衣食无忧的,有百病缠身无力救治的,又备受各方欺凌的,各种各样,人生百态,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不仅仅是一次问卷调查,更是一堂人生的教育课。”
关于环保关于湿地,队员们也有了新的看法。领队杨波介绍说:“此次湿地使者行动主要是调查安庆湖区生态渔业示范点及推广点的社会经济状况,特别是渔业生产和专兼业渔民的生活状况,了解不同模式的湖泊养殖方式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影响。我们所做的或许微不足道,可是却真诚地希望能够有所作用。“
至此,安徽大学环境保护协会2011湿地使者行动五一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撰稿人:夏晶晶/张梦轩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