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朝皇帝为何杀不了一个人
媒体:原创 作者:老黑
专业号:老黑
2012/4/19 16:54:39
电视剧《康熈王朝》里有一个不大不小的人物——姚启圣,曾经两朝为官,两朝皇帝都曾为此人行经恨的牙根痛,可都没有杀掉他,可是却屡屡的给他小鞋穿,让他丢人现眼吃苦受罪,但此人却能大能小,十分看的开,做人到寿终正寝,即便死后是儿子借钱将其埋葬,也算是入土为安,还落了个清廉名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别说抗旨,就是让皇上不高兴啦,殊灭九族也是名正言顺的。不管那朝那代的朝中重臣,不管你有多大功劳,也不管你职位有多高,也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尽忠报国,只要是你言语行为不付皇上的心思,皇上讨厌你了,一旨交刑部议处,你和你家族人的粮本怕是要交给阎王爷了,所有的财产自不必说肯定都会没收到财政部的,你就是再有怨言,也只能在杀头时血喷的高一些,平时吃的好了,身块大,大不了污染土壤的地方大一点儿,气味难吻一点儿,挌过去要是埋的深了任何人都不会有一点儿感觉的,挌现在,都从高高的烟囱里排到空中了,你就是站到火化炉跟前也不会有啥味儿,最坏的结果就是向大气中多排些碳,影响人们的低碳生活,使环境恶化的速度快一些,可现在谁又会在乎呢,只要你死后,大家能多得到一些钱就皆大欢喜了。
姚启圣何以会如此被两朝皇帝垂青,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据当时好舞文弄墨的同僚日记记载,此人喜欢看书,博古通今,对兴国大业颇有独到见解,也解了不少皇帝久思不决的头痛事,所以皇上一时非常看重他这样的奇才,得到赏识自然情理之中。可这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好彰显个性,有时又有点儿钻牛角尖,说话在理却让领导心里不痛快,可他的秉性做为又不象何申、鳌拜那样的不杀不足以平民忿,可是要是不拾掇拾掇他领导确实有点儿牙根痛的那种,所以雍正的爸爸处理他时脸都气青了,可也确实没有更好的招,就一个圣旨把他降为正科级去塞外凄苦之地当弼马温了,并下文各部委省县永不在提拔。
雍正何以会不给爸爸面子,顶着抗旨和忤逆不孝的忌悔,以及朝中大臣和社会上的流言蜚语,以一国之君委曲求全于姚启圣面前呢,这才当时皇上可真是不乐意这么做,可又没办法,国之大厦临危,其能为了一点点面子而致家国于不顾。皇上曾经在姚启圣面前说过,我恨不得现在就杀了你,喝你的血,吃你的肉。姚启圣绝顶聪明,其是那种靠谄媚和打小报告爬上去的伪君子,咋能不明就理呢,他只说了一句话,明君杀人殊心。皇上这口恶气实在难出,就在启用他前,把他关进监狱里,不让人和他说话,只是好吃好喝的让他享用,把个姚启圣急的,扒住监狱的栅栏大喊,给爷说句话啊,给本书看看也行呀。皇上出了那口恶气后,就派人到档案馆找出当年爸爸批示的中央文件,当着文武百官给烧了,重新启用姚启圣为国效力。
雍正最后没有给姚启圣大福大贵,理由很多,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他那个白眼狼学生施琅使的坏,有人说,他那喜欢彰显个性的瞎脾气,能混到当时那种境况已经很不错了。也是的,姚启圣做人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不过他能在两朝皇帝牙痒痒中平安走过,其人生还是写出了不少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