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湿地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总面积1055平方公里,地形复杂,生境多样,沙丘、草原、沼泽、湖泊相间分布,纵横交错。驻守在此的武警向海森林中队官兵15年来用青春和热血保护和捍卫着这块国际重要湿地
这方有片橄榄绿
冬季的向海似乎有些凄凉,大多数鸟儿已“携妻带子”飞到了南方,干枯的树枝在风中瑟瑟摇曳,放眼昔日的向海湖,早已是“千里冰封”。然而,在枯黄的芦苇深处,有一片橄榄绿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为湿地保驾护航的武警向海森林中队官兵。
这支部队于1993年进驻向海,担负着保护向海湿地的重要使命。15年来,新老交替,战士走了一批又一批,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风里来雨里去,他们以保护生态为己任,把青春和热血无私地洒在了这片土地上。
防火警钟长鸣
为保护湿地,官兵们时刻绷紧防火这根弦。在驻军办公地醒目位置挂着一块安全倒计时显示板,上面赫然写着2008年12月23日至12月31日,警钟长鸣倒计时还有8天。这是用以强化官兵安全意识的一项有效措施。每年的防火期及重大节假日,中队战士们都制作宣传旗,张贴标语,到各个村屯路口设卡发放宣传单,向群众宣传防火常识,并组织干部深入当地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火宣传,形成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街道的防火网,增强社区群众的防火意识。
2001年10月24日11时46分部队正在就餐,了望员报告向海仙鹤岛4公里处发生火情,1000余只珍禽危在旦夕,官兵们立即放下碗筷,迅速集合赶到火场。由于当时风速大,火焰高达2.5米以上,人根本无法靠近,官兵们便采用打隔离带进行阻挡,许多战士手脚、耳朵都被火烤起了泡,但他们全然不顾,经过6个小时奋战,无情的大火终于被扑灭。
危难之处见身手
哪里有困难,哪里便有部队战士,1998年9月一场罕见的洪水吞没了向海—通榆的公路路段,桥被冲塌了。凌晨2时,中队接到报告,立即组织30余官兵赶到现场。齐腰深的洪水打着漩涡,不要说干活,连脚跟都站不稳,但官兵们挺住了,一身泥水互相搀扶着堵缺口。在碎石土块无济于事的情况下,他们抬着木头、沙袋在泥水中艰难行走。划破的手、脚被冰冷的泥水一泡,钻心地疼,但他们坚持着,直到天亮终于把桥修好。
前几年春节期间向海社区经常发生点柴禾垛事件,弄得人心惶惶,生怕大过年说错话得罪人“后院起火”。为让群众过上平安年,2003年春节期间,中队主动与向海各单位组成“联防组”,为群众站岗放哨,保证了社会治安,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向海中队共制止区内非生产性用火30余起,协助各单位植树5万余棵,出动人力、物力清扫街道卫生100余次。
给失学女童捐款
辍学是孩子的不幸,而对农村上不起学的女孩来说,这种不幸的分量要加大许多,“女娃早晚是别人家的”,这种思想还或多或少地留存在一些农村人的脑海中。2000—2005年,向海干旱少雨,庄稼减产,家境贫困的4个女孩面临辍学。然而她们却是幸运的,向海中队的叔叔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她们又重返校园。
2004年,武警向海森林中队得知4个女孩的情况,战士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救助失学女童!于是,在中队长王柏山的带领下,全体战士纷纷捐款。这些战士大多来自农村,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津贴。他们每月的津贴也只有几十元。战士小李一下子就拿出100元钱,说是自己几个月津贴积攒下来的,原准备放探亲假时给妈妈买点礼物。叔叔们的爱心终于让4个女孩没有了后顾之忧。中队还针对自身特点,将团员分成4个小组,1个团小组负责一个家庭,结成“1+1济困助学”对子。杜白雪是4个学生中经济条件最差的,她父亲有病,家里没有劳动力,战士们就把她家的农活全包了。中队长王柏山还经常去她家了解情况,与老人谈心,让老人安心养病。感动得杜大爷常跟人讲,虽然家里比较困难,但有了森警这些官兵的帮助,娃儿上学不愁了,他心里也好受多了。休息时间,战士们来到学校,打听这几个孩子的学习情况,送给孩子们一些学习用品。孩子们都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知道用功读书,如今,2个孩子都以较好成绩升入了通榆县高中。
为湿地添绿
向海以它湿地特有的功能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向海森林中队在加大保护的同时,还进行了生态建设。向海森林中队有一条规矩:新入队的干部战士来向海的第一天,都要栽下一棵“扎根树”,并经常浇水、施肥,精心培植。这棵树意味着官兵的成长与向海湿地紧紧地连在一起。几年来,“扎根树” 已在湿地内撑起了片片绿荫,战士们亲切地称它们为“卫士林”。这项活动开展以来,中队官兵平均每年植树2000多棵,协助当地林场育苗5000多株。有许多鸟儿在“卫士林”里筑起了巢,安了家,成了名副其实的“百鸟林”。
2004年6月,为缓解旱情,国家水利部从洮儿河上游的察尔森水库给向海紧急调水,可是河道已年久失修。为保障输水工程顺利进行,中队迅速出兵抢修河道。时间紧任务重,官兵们吃住在河道边,每天奋战10多个小时。官兵们的手都磨破了,但没有一个叫若叫累的。班长吕国栋腿划伤并化脓感染,整个小腿肿了起来,领导劝他回中队休息治疗,但他还是坚持到工程结束。通过官兵的共同努力,提高3天圆满完成了河道抢修任务,共清理河道2500余延长米,保证了国家调水工程的按时实施,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1998年,该中队被白城市评为“抗洪抢险先进集体”;2004年荣立集体二等功,11人被评为优秀士兵,10人获总队嘉奖;2002—2004年连续两年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2003—2005年连续3年被评为“警民共建先进单位”;2006年,在援助“5.26”黑河灭火作战中,11人立一等功,3人立二等功。同年,中队长林松泉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十年禁猎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