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白鱀豚就地保护 促进生态和谐

媒体:湿地  作者:熊远辉
专业号:湿地科学与管理
2009/4/7 10:51:51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88年建立,1992年国务院【国函(1992)166】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最早在长江干流建立的就地保护白鱀豚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7月被接纳为首批“中国人与生物圈”成员单位,2004年进入湖北省湿地网络。
1  保护区基础条件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江汉平原东南部,位于长江中游新滩口至螺山江段,跨两省4县市,北岸属湖北省洪湖市,南岸分属湖北省嘉鱼县、赤壁市和湖南省临湘市,位于E113°07′19′′~ 114°05′12′′、N29°07′39′′ ~30°05′12′′,全长135.5 km,江段宽约1 500~4 000 m,面积40 000 hm2。流速0.3~2.2/m·s,江水深约15~25 m。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18℃,活动总积温15 310℃,无霜期267天左右,年日照数1980~2 032 h,这里气候适宜、流速适中,江段上游紧接洞庭湖口,沿岸大、中、小型湖泊密布,各类河流纵横,水系发达,有洪湖、陆水水库、东荆河等水系注入江段,江段边滩发育良好,江心洲众多,面积较大的有南门洲、中洲、护县洲、白沙洲、土地洲、团洲,洲滩面积达15 000 hm2。区内共有高等植物238种,隶属70科,湿地植被类型20个,植被茂密,生物量大,主要有苇、荻、杨、柳等。保护区江段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鱼类10目23科103种,主要经济鱼类50多种,还有中华鲟、达氏鲟、白鲟、胭脂鱼、长吻鮠、白甲鱼、鳤、鯮等国家Ⅰ、Ⅱ级和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同时沿岸还分布有大小截流矶头十多座,矶头交错、对峙伸出江岸,控制着江水的流速和流态,矶下形成较大的深潭和廻水区,构成白鱀豚、江豚典型的栖息环境,是白鱀豚和江豚分布最密集的江段。20世纪80年代初,科考人员曾在区内南门洲发现有16头白鱀豚的大群体。长江江豚是与白鱀豚习性相近的小型淡水豚类,在本区约有60~80头栖息,团洲区、土地洲区、龙口江段和腰口江段有较稳定的群体。2006年中外7国科学家联合考察长江干流宜昌——上海豚类行程3 400 km,发现最大的江豚群体是15头,就是在本区龙口江段。因此,新螺段保护区极具生物多样性,是内陆重要的淡水湿地,著名的长江天然鱼苗出产地,白鱀豚、长江江豚分布最密集的江段。
2  栖息地保护
长江新螺段白鱀豚自然保护区功能类型为就地保护,通过保护白鱀豚栖息地来达到保护白鱀豚的目的。因此保护白鱀豚生存环境、消除人为致危因子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措施和任务。由于长江江豚与白鱀豚生活习性相似,生境基本重叠,因此在实施保护措施时,长江江豚与白鱀豚一并保护。
2.1  划立核心保护区
根据白鱀豚和江豚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及多年的监测结果,在保护区内划立8个核心保护区,即团洲区、土地洲区、复兴洲区、护县洲区、中洲区、腰口区、南门洲区和螺山区,核心保护区江段总长度达72 km,占保护区江段总长度的53.1%,总面积达13 910 hm2,核心区外围2 km范围为缓冲区,缓冲区外围为实验区,为白鱀豚和长江江豚建立绝对安全区。
2.2  打击违法渔业活动,夯实豚类饵料基础
鱼是白鱀豚和江豚的食物,渔业资源是白鱀豚和江豚赖以生存的饵料基础,渔业资源的锐减必将威胁豚类的生存和繁衍。新螺江段渔业资源丰富,专业渔民多,一度违法渔业活动也相对较多,捕捞强度较大,影响豚类饵料基础。管理处严格执行限额捕捞许可制度、禁渔期制度,同时还加强了有害渔具渔法的打击力度。在公安、海事部门的支持下,依法查处了电渔船120余只,刑事拘留3人,取缔迷魂阵353部。经多年来的常抓不懈,目前保护区渔业秩序良好,加上渔民转产措施的实施,捕捞强度大大下降,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巩固和改善了豚类饵料基础。
2.3  加强大型人类活动监督,保护豚类栖息环境
1995以来,在保护区实施的工程有界牌河道整治、陆溪口航道整治、燕窝航道整治、地震地质与石油勘探、大型码头建设、堤防整险加固、大型船闸建设等国家级大项目,保护处依法履行职责,严格项目报告和环评制度,严格禁止核心区和缓冲区兴建项目,依法否决了对保护区水质有负面影响的保护区外围在建项目——洪湖市大型造纸项目。对许可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对可能造成水生生物资源及水域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保护处和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3方共同协商制定了补救措施和补偿方案。在保护处和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3方的共同努力下,上述项目的实施过程未出现一起白鱀豚、江豚伤亡事故。
3  资源与环境监测
保护区资源和环境监测是保护区管理处的日常工作和基础工作。2001年管理处按全面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常年监测与临时监测相结合,渔民船员监测与专业人员监测相结合的原则,以豚类为主要监测对象设立了7个监测站:即团洲站、土地洲站、白沙洲站、龙口站、腰口站、42003站和螺山站,聘请有文化、有爱心、愿奉献的专业渔民、渡轮船员为义务监测员,组成30多人的监测队伍。设站以来监测工作很有成效,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提供了本区豚类基本信息。自2001年设站以来,共监测到江豚4 527~4 624头次/879天次,白鱀豚12头次/天次。多年监测表明,保护区团洲、土地洲、中洲和腰口段4处均有较稳定的江豚群体栖息,其中中洲一群江豚15头,是2006年长江豚类科学考察上海——宜昌全程3 400 km发现的最大的江豚群体。同时监测工作也为保护区管理提供了最新信息,如2007年9月2日螺山监测站及时提供中石化长岭炼油厂油港码头原油泄漏事件信息,避免了保护区重大水质污染和水生野生动植物损失。
4  救护
新螺保护区水生环境优越,是水生野生动物密集活动区,经常发生水生野生动物误捕误伤事故,及时救护工作量很大。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下,克服了知识、技术、设备条件和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救护工作卓有成效,及时成功救护了大量江豚、中华鲟等国宝,得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肯定和好评。2004年12月6日救护的一尾中华鲟体重100多kg,是行生殖洄游的亲鱼,同年1月4日救护的一头雌性长江江豚成功转移到长江天鹅洲白鱀豚自然保护区,为该区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群体增加了一头雌性个体,改变了该群体雄豚多雌豚少的状况,调节了群体性比,增加了群体繁殖力。此外,还成功救护放生国宝中华鲟幼鱼72尾,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胭脂鱼3尾及大量省级保护鱼类。

 

 

阅读 222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09/7/1 17:55:44写道:
好文! 魏
游客于2009/6/14 10:18:02写道:
远辉专家,敬请你们更多更好地努力,把长江洪湖新螺段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好,就利于水生生物繁养生息!    李烈山
游客于2009/6/10 20:49:53写道:
白鱀豚绝迹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付出的不可弥补的生物多样性重大损失,我们必须汲取深刻教训。支持这篇文章!
游客于2009/6/10 10:11:33写道:
我们的国宝不多了,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叶子
游客于2009/6/10 10:06:02写道:
文章写得确实好,这对保护很多野生动植物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秦哥
游客于2009/6/8 9:03:49写道:
强烈支持,向为保护国宝的革命同志熊远辉严肃敬礼
                                王思前敬上
小白于2009/6/7 0:02:18写道:
...支持,支持。让我们促进生态和谐
游客于2009/6/6 23:30:22写道:
  国家应该立法保护白鱀豚这种国宝
游客于2009/6/6 22:14:16写道:
游客于2009/6/6 20:46:28写道:
支持保护国宝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