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嘉陵江畔一老者护鹭40年痴心不改

媒体:中国新闻网  作者:内详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09/7/28 18:49:45
老人向湿地使者讲述白鹭的故事。
 

  中新网成都7月28日电 (李力翔 杨杰)利用今年暑假的闲暇,顶着酷暑,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一群“湿地使者”深入四川嘉陵江流域内的保护区,开展湿地保护活动。在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他们见到了一位自发护鹭救鹭40年的老人何万重,与他畅谈护鹭的酸甜苦辣。

  “湿地使者行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而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宣传活动。今年的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全国共有44支队伍分赴31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使者行动。

  7月14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湿地使者队伍经过山路十八弯,来到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太和野生鹭类自然栖息地,以该地为大本营,沿西河上下10公里地带均为鹭类活动区域,春夏时鹭鸟数量达20000余只。太和鹭鸟品种有白鹭、苍鹭、灰鹭、丹顶鹭等7个品种,其中白鹭最多,丹顶鹭最珍贵。

  在保护区,自发护鹭救鹭40年的73岁“鹭医”何万重老人,从屋里拿出一本太和乡乡志和一本影集,与他们侃侃而谈。一页页乡志讲述着太和乡和白鹭这300年的故事;一张张照片记录着老人与白鹭40年来那不舍之情。

  据《南充县志》记载,300年前鹭鸟开始栖息于太和赵家沟,300年来,居民把白鹭当成宝贝一样看待,相约不准射杀、不许驱赶这些精灵。大家还传唱着一首关于白鹭的歌谣:“白鹭来,要发财;白鹭走,要讨口......”

  何万重说,每年开春之后,就会陆陆续续有白鹭飞来此地产卵生育,到五一节时达到顶峰,多达几万只。一年夏天的暴雨之后,屋后竹林里掉下7只幼仔,才出壳,身上还隐有血丝。何万重将小白鹭放在两个木箱里,铺上一层软软的厚布,每天将泥鳅和小鱼切细,伴上调料,定时给小白鹭喂食。一个月后,何万重将7只白鹭送回了竹林,一开始它们还扑腾着翅膀不愿意走。

  每天早晚,何万重都要沿河巡查,看看竹林中鹭鸟活动情况。“鹭鸟生病了,就会从竹林上跌下来,掉在竹林里,我的任务就是把它带回家,把病治好后放它回竹林。”最多的时候,他每天要救10多只鹭鸟。

  “鹭鸟生病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外伤。如果伤势太重,无法自愈,我就会给它伤口敷消炎药,为它包扎。现在周围农民护鸟意识增强,伤鸟的情况逐渐减少。另一种是生病,鹭鸟病很好治,喂它点抗生素药,几天后它就恢复健康。”

  何万重说,鹭鸟很敏感,遇到生人,会用长嘴自卫。“但它们从不啄我,因为知道我在救他们。”

  何万重有一儿两女,如今都已长大成人,何万重的老伴和他们都搬进了城里,但何万重却始终不肯离开。寂寞时,他就爬到河边的岩石上,跟竹林里的鹭鸟“对话”。他说,“这些鸟很听话,我经常买鱼苗喂它们。时间久了,我到岩石上一蹲,那些鸟儿就要飞过来停在我的头上、肩上,唧唧唧地跟我打招呼。”在何万重眼里,这些鸟儿都是他淘气的“子孙”。

  当被问到保护白鹭遇到的最大难题时,老人毫不犹豫地说:农药。白鹭主要以河里的鱼虾等生物和田里的杂草为食,如今,农药过度使用,不少白鹭误食用过农药的植物后死亡。白鹭在产卵期栖息在此,可每天出去觅食的路却很远,有的甚至要到达绵阳、广元一带觅食。

  当地居民对保护白鹭十分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种植更多的竹林来给白鹭居住,原太和乡一大队一小队的居民将自己的庄稼腾出来栽竹子,其中最少的都让出了自家耕地的二分之一,多的更是全部献出。

  何万重说,每年爱鸟周前后,都有不少游客来看鸟、喂鸟。看到人们对鸟儿越来越尊重、重视,他很高兴。他表示,相信有一天,人们会真正把这些白鹭当朋友,白鹭繁衍得越来越多,他的心愿也就实现了。(完)

阅读 526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