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湿地保护 作者:拉萨大山
专业号:拉萨大山
2009/5/14 21:21:29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火红的年代,当然也不能理解他们那代人。只是看过
几部关于那个年代的电视剧或电影。我的感觉他们大多最终以悲剧为结
局。 我的一位网友就是那个年代的,每次听她讲起那个年代,不难从快
退休她的语气中,发现在她还是那样自豪。她说:“别忘记了过去,谁忘
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刚在网上看帖子,发现了很多油画,题材是关于那个年代的,我选了几
十幅和女性有关的,因为她们是弱势群体,从这些画中,我在想象那个
年代。
油画作者未知
资料: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 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 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编辑整理:拉萨大山 油画:网络
我也说两句 |
![]() 非常欣赏 ![]() 非常欣赏拉萨大山提供的这几组油画. ![]() 感谢拉萨大山提供的珍贵史料,让我们真实的触摸这段难忘历史。——大漠长弓 ![]() 看见片中一幅幅青春荡漾的花季少女, 听着耳边娓娓道来的述说:我们才十六岁,就离开故乡,在那遥远的地方刀耕火种,扎根在西南边疆,白天吃不饱,晚上睡不香,春春就这样渡过,前途是多么渺茫……悲!悲!悲!----余江帆 ![]() 这首歌我听了十几遍了,每一遍就是电影《天浴》里的场景,想哭。。。。。。-----拉萨大山 ![]() 修改了三次,最后一幅画还是重了,见谅!---拉萨大山 |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