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 学习 > 正文

读刘想文章之所想

媒体:原创  作者:邓侃
专业号:邓侃
2010/3/30 23:02:09
             刘想同志于329在湿地中国上发表的杂文《扪心自问,我为湿地做了什么》(http://www.shidi.org/sf_B84DBEB7E1BC4DCD961CBC4312E46FF9_151_88106506.html,)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感受很深,同时也想发表点自己的想法。
 
   刘想的文章不仅阐述了西溪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而且记录了一个年轻人伴随着事业成长而成长的道路。字里行间,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事业、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以及对所有帮助过他的那些人的感恩。

我和刘想认识时间不长,第一次见面好像是075月份,那时他陪他的领导们上京汇报工作。人群中的刘想不大吭声,不容易被我这个记忆力已经开始减退的半大老头记住。我开始注意到刘想的原因是湿地中国网建立后,他自喻为“湿地长工”(这只是他注册的帐号之一,他还负责这西溪湿地帐号和另外一个笔名帐号的信息发布),并积极的发布了大量关于西溪和中国湿地保护的信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我们湿地办的领导和同志们心目中渐渐有了地位。

再后来,作为湿地办特邀代表,他参加了几次我们组织的活动,并能够团结其他志愿者继续为湿地中国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因此很自然的就成为了湿地中国的发展顾问。刘想文中说他自封为“首席发展顾问”,我认为以他为湿地中国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影响来看,他无愧于这个称号。当然,为湿地中国付出心血和努力的不仅仅是刘想一个人,还有江西的鄱湖人家(老冯)、河南的老黑、吉林的刘伟、青海的清澈、北京的东北虎等等。湿地中国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与许许多多的信息员和志愿者一直以来努力的付出密不可分。

刘想写那篇文章的起因源自于324一篇报道的留言。当日晚8点多,《国家湿地保护中心主任马广仁考察大九湖湿地》(http://www.shidi.org/sf_E7892B7356444436ACA9BC1E47E12C25_151_snjtkj.html)的报道发布,30分钟后,一位游客在16秒之内连续9次留言“哎!可惜马主任从不看咱湿地中国网,要不那么多人专门在湿地中国注册,为保护自己身边的湿地而呼吁,很多呼声到现在都没回音,心疼啊……”,在看见有人对这个留言提出异议后,该游客又在10秒的时间内留了10次“对湿地的研究和分析很专业,这点不需要你来提醒,这是他们的饭碗,他们的职责!我要说的是为何那么多人反映湿地被破坏了,为何没人来制止?!”。看到第二天刘想的留言,该游客又在凌晨1点多10次重复留言。这次的留言在某些我认为不是很妥当的语言之后,向刘想提出了一个问题:“您为湿地做了多少好事?扪心自问!”。我想,这个问题肯定是深深的刺激了刘想,我可以想象,刘想一定是带着气愤、委屈,更是带着骄傲写下了洋洋洒洒7千多字的《扪心自问,我为湿地做了什么》的,从而回答了那位游客的提问。

作为湿地办的工作人员和湿地中国网的负责人,我非常感谢那位游客对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和湿地中国网的关注,这可以从他的留言以及留言的时间上看得出来。但也想借此说上几句,算是对那位游客质疑的答复。

首先,关于对留言中所说“可惜马主任从不看咱湿地中国网”的答复。“湿地中国”网是在马主任的大力支持和直接指导下建成的,他在非常繁忙的工作之中,还经常对网站的栏目设置、版式、内容等提出具体要求和指示。有些非常好的要求都让我这个网站具体负责人汗颜。我想,如果马主任不浏览湿地中国,断不会提出那些具体的要求和指示。

其次,关于对留言中所说“很多呼声都没有回音”的答复。确实,有很多网友通过留言、发邮件给湿地中国网,或是通过湿地中国QQ群就湿地保护的具体事项进行咨询。对于那些很快就能够解决的,我们都是比较认真、比较及时的答复和解决;对于那些由于法律法规或现行的管理体制限制(如行业的、区域的等)等种种原因一时不能解决的,我们也是积极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对于那些地方以书面形式报给我们的包括破坏湿地事件在内的各种材料,我们则及时批转相关单位处理,重大的还要上报上级领导。

第三,关于对留言中所说“对湿地的研究和分析很专业……这是他们的饭碗,他们的职责!”的答复。湿地保护涉及的学科很多,说我们很专业还真不敢当,至少我认为我还是湿地保护战线的新兵。但是,作为国家湿地保护主管机构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努力工作,为我国的湿地保护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当然,说这些好像有点唱高调,我想我会找个时间把我们每年的工作总结发出来,让大家看看:一个只有13位工作人员的湿地办自成立以来,究竟做了些什么,究竟有没有很好的履行职责。

第四,对于留言中所说“我要说的是为何那么多人反映湿地被破坏了,为何没人来制止?!”的答复。这个问题其实我在第二条中已经有所回答,这里再进一步说明一下。在现行的全国土地分类中,湿地被划作为未利用地,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土地开发、经济发展中往往把眼光瞄向了湿地,因此,就会出现破坏湿地的行为。如果湿地破坏事件发生在林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里,我们或地方林业部门就可以依照保护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但是,由于全国层面的湿地立法还在努力推进之中,如果破坏湿地的行为发生在保护区之外,则确实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前不久发生在黄河湿地保护区的例子,就说明了由于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湿地植被遭到破坏了,鸟类受到影响了,却没有明确的处罚办法。

没有刘想一气呵成的功夫,只能断断续续地写成这不知道归到哪类的一堆文字,权且发到“湿地日记”中充数。

再次衷心感谢所有关注中国湿地保护事业的广大网友。

欢迎各位网友指正。
阅读 214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游客于2010/4/1 20:35:09写道:
[原文]    看了“读刘想文章之所想”,作者发自肺腑之言令人触动,同时,为湿地志愿者和湿地工作者共同打造湿地这块阵地(湿地中国网)所作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佩……我,虽然不是湿地管理工作者,但作为地球村里的中国人,享受着湿地“泽及万世而不为仁”之德,也禁不住扪心自问,我为中国湿地能做什么?又做了什么?----余江帆
你也不错啊,曾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湿地办举办的活动。也为湿地保护出力了
余江帆于2010/4/1 10:13:42写道:
    看了“读刘想文章之所想”,作者发自肺腑之言令人触动,同时,为湿地志愿者和湿地工作者共同打造湿地这块阵地(湿地中国网)所作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佩……我,虽然不是湿地管理工作者,但作为地球村里的中国人,享受着湿地“泽及万世而不为仁”之德,也禁不住扪心自问,我为中国湿地能做什么?又做了什么?----余江帆
邓侃于2010/3/31 17:51:31写道:
[原文]为不认识邓侃领导而遗憾,一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对网站的评论如此关注,让我们学习;对刘想文章之评介,对刘想的认可,让我们感到高兴与欣慰。邓处长洋洋几千文,写出了湿地网站对于我们这一批读者、作者的关爱。内心感动,有这样的好的管理者,湿地网站如何会不兴旺,湿地保护事业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有感而发。河北孙阁
我可不敢当哦.湿地保护的宣传工作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多支持!
游客于2010/3/31 17:13:38写道:
近期的湿地中国网真是太精彩了!赞!!
游客于2010/3/31 17:13:30写道:
近期的湿地中国网真是太精彩了!
孙阁于2010/3/31 16:07:33写道:
为不认识邓侃领导而遗憾,一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对网站的评论如此关注,让我们学习;对刘想文章之评介,对刘想的认可,让我们感到高兴与欣慰。邓处长洋洋几千文,写出了湿地网站对于我们这一批读者、作者的关爱。内心感动,有这样的好的管理者,湿地网站如何会不兴旺,湿地保护事业一定会有更大的作为。有感而发。河北孙阁
游客于2010/3/31 15:52:47写道:
对了,再饶舌一句,感谢浙江湿地、草原狼、孙阁等同志在拙作后面的留言鼓励。——刘想
游客于2010/3/31 15:45:19写道:
批评使我们清醒,表扬使我们奋进。再次衷心感谢热爱中国湿地、西溪湿地以及我们的刘想同志的所有同志们,感谢每一位为守护自己身边的一片湿地而努力付出的社会各界人士。(完)
——刘想
游客于2010/3/31 15:42:25写道:
第六,湿地中国网是一个政府类网站,其目的就在于展示中国的湿地保护情况,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湿地保护上来,正如湿地的本身属性一样,是开放和大气的,所以希望得到更多的社会公众支持。所以如果大家看到留言的声音是空前的一致,那只是说明大家感同身受,说明湿地人的淳朴和正直,说明我们的文章和留言是得到“最大多数群众”的支持的,不存在所谓的“湿地人小圈子”“围攻”热爱湿地的志愿者这种现象,我们不希望因此吓跑更多的社会公众到湿地中国上来。我们衷心希望,大家都能在湿地中国这个舞台上,为创建和谐社会,为做好我们的湿地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待续)
——刘想
游客于2010/3/31 15:28:39写道:
第五,我本以为,我那篇文章发出后,可能会引起别人更大的“反击”:没有你刘想,西溪湿地、中国湿地照样会有今天的成就。
不错,我不否认换了别人在我这个位置做这些工作,西溪湿地、中国湿地的历程肯定不会改变,但是我想说的是:扪心自问,我是真的为湿地做了点力所能及的工作的,而且,“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大众”这句名言也告诉我们,刘想也是书写西溪和中国湿地保护历史的一份子。
被批文件这事打断了思路。(待续)
——刘想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