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湖南: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 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5/8/27 9:02:04

近日,湖南邵阳新宁县崀山镇窑市村村民雷泽配登上央视新闻联播,他把绿色发展的账本算得明明白白,“稻谷有300亩是朱鹮稻,比别人多卖三块钱一斤,一年下来比别人多挣二三十万。”朱鹮稻为什么卖得贵一些?因为严格控制了化肥农药的使用,朱鹮能在稻田里安心“吃饭”。人们还定期往稻田里撒些泥鳅,给朱鹮加个餐、换换口味。留住了朱鹮的稻田更洁净,生长出的稻米更受欢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长江“十年禁渔”到黄河“四水四定”,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到建设国家公园体系……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也写在亿万人民心间。中国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近十年全球新增森林面积的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事实证明,生态保护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动能;生态保护不是阻碍增长,而是释放红利。

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眼下,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在12个地区落地,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40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星罗棋布。从湖南来看,曾经的功勋矿区“化身”网红711时光小镇,过去生态退化严重的高椅岭“摇身”变为“醉美丹霞秘境”;雪峰山下的林权抵押,让沉睡的森林变成流动资本;洞庭湖“水草 螃蟹”套养、武陵山区“民宿 研学”融合,一处处“生态 ”场景把山水颜值变成产业产值。实践证明,只要尊重规律、因地制宜,“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就能从理念照进现实。

生态红利能否持续释放,与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过去一些地方有“GDP冲动”,把烟囱当“成绩”。如今,绿色考核指挥棒越挥越有力,领导干部离任要审生态账,项目上马要先过环保关,群众点赞是最大的政绩。当“含绿量”成为“含金量”的核心指标,当“美丽”成为发展的鲜明底色,生态文明建设就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从“被动治”走向“主动兴”。

阅读 534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