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观点评论 > 综合评论 > 正文

我国暖温带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这样长成的

媒体:内详  作者:内详
专业号: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
2022/10/6 10:05:59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鸟类国际机场”,这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鸟类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有38种鸟类种群数量超过全球1%数量标准,是中国沿海26个重要湿地中数量最多的区域之一。

鸟类多样性丰富的背后是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685种、各种野生动物1630种,而支撑这一切的则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新生湿地 丁洪安摄

新生湿地 丁洪安摄

东方白鹳直观反映湿地生态恢复成效

8 月21日,参加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调查培训会的学员分组进行野外实习,其中D组乘车从东营市区赴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站。汽车驶过黄河,驶向保护区深处。路堤两侧是不同的风景,一侧水波荡漾,芦苇随风摇曳;另一侧滩涂广袤,翅碱蓬火红一片。汽车刚刚停下,便看见滩涂上有两只东方白鹳展翅起飞,身形矫健优美。

东方白鹳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物种名录列为濒危种。据资料,东方白鹳的繁殖地通常在北纬40度以北的高纬度地区,分布于中俄边境的三江平原流域,而越冬地则主要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三角洲地区在历史上并没有它的繁殖记录。2003年,黄河三角洲地区首次出现东方白鹳繁殖种群 ,并于 2005 年首次繁殖成功,随后种群逐年增加,如今一年四季皆可见。这里已经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东营市也于 2010 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认定为“中国东方白鹳之乡”。

东方白鹳 丁洪安 摄

东方白鹳 丁洪安 摄

“东方白鹳是湿地的旗舰物种,是湿地生态质量的指示物种。”一份关于黄河三角洲特色鸟类的科普资料中如是写道。8月20日举行的黄河流域水鸟及栖息地调查培训会上,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王安东博士,在介绍黄河三角洲水鸟及栖息地调查进展与实践情况时提到一组数据,2022年东方白鹳繁殖152巢470只幼鸟,累计繁殖幼鸟2748只。

东方白鹳从无到有,从路过到定居,从首次在此筑巢繁殖,到种群及其雏鸟数量增势明显,这与自然保护区的湿地恢复紧密相关,或者说,这直观反映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生态恢复的成效。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单凯与杨长志等人的论文《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的原理、方法及实践》中解释:“湿地恢复导致了淡水湿地面积增加,芦苇等湿生植被开始大面积生长,生活在湿地中的鱼类及依赖湿地生存的两栖类开始繁殖,这些因素为东方白鹳繁殖提供了水、食物资源及栖息地条件,具备了繁殖生态需求。”

用生态的办法修复生态

早些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并不像现在这般水草丰美、物种丰富。

“黄河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入海,海河相汇,泥沙沉积,形成了黄河入海口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论文《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的原理、方法及实践》中写道。这个新生的湿地生态系统年轻、脆弱、不稳定。据单凯提供的关于黄河口生态湿地恢复相关资料,由于缺乏淡水供应、海水蒸腾,以及海水倒灌侵蚀造成土壤盐渍化等,湿地一度退化。

湿地恢复前 单凯摄

湿地恢复前 单凯摄

“ 2002 年,黄河首次实施调水调沙试验,借助在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水量充足的有利条件,在现行黄河流路南岸的大汶流管理站内首次实施湿地恢复工程 3300 公顷,主要措施是修筑围坝蓄积淡水,通过引水渠、连通闸、泄水闸恢复地表径流及淡水循环,改善土壤基质和湿地水体质量。”首次出现东方白鹳繁殖种群,便是在湿地恢复区建成的第二年。

据介绍,通过引注黄河水,淡水湿地面积不断增加,以光板地、柽柳、碱蓬为主要景观的湿地被以芦苇、香蒲为主要景观的湿地代替,这里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海滩自然植被区。这些年来,保护区用生态的办法修复生态,累计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连通水系241公里,修复盐地碱蓬、海草床4.7万亩,修复湿地面积188平方公里。

“随着保护区的管理,不断改善、修复湿地功能,通过人工干预修理河草、滩涂,修补植被,生态功能大大提高。海洋、淡水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植物、底栖动物都多了,自然而然就丰富了鸟类取食资源,”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高级工程师张希涛说,“通过湿地补水的方式,有浅水区、深水区,还有陆水区,也就是陆地部分,这样的话各种鸟就有了。”

白鹤 丁洪安摄

不只是东方白鹳,鸟类已由保护区建立之初的187种,增至371种,这里还是黑嘴鸥全球重要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卷羽鹈鹕东亚种群最大的迁徙停歇地。其中,位于黄河北岸的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是丹顶鹤、白鹤、灰鹤等多种鹤类重要的迁徙中停地,也是大量鸻鹬类、雁鸭类的停歇地和繁殖地;位于黄河南岸的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记录到黑嘴鸥、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等多种珍稀鸟类。保护区被誉为“鸟类国际机场”,这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鸟类37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有38种鸟类种群数量超过全球1%数量标准,是中国沿海26个重要湿地中数量最多的区域之一。

鸟类多样性丰富的背后则是生物多样性丰富,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685种,各种野生动物1630种。水面、滩涂、植被、水鸟……生物富集,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风景,彰显生态之美。

新黄河记者:江丹 李运恒

编辑:韩璐莹

红树林banner

阅读 113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