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开心 | 日期:2009-01-21 星期三 | 天气: | 地点:单位 |
我心目中的2008年湿地中国十件大事
一、湿地中国正式上线
2008年2月2日,湿地中国宣布正式面向公众运行,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中华网、比特网、站长网等数十家网络媒体报道了湿地中国网的诞生。
二、实现与人民网的成功对接
2008年12月24日,湿地中国与人民网实现成功对接。国家局湿地办马广仁主任在杭州考察时指出:以后你刘想在湿地中国上发表文章被人民网选用后就等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了。
三、湿地高层对全国信息员提出要求
2008年12月25日,国家局湿地办马广仁主任在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处长会议上,用大量篇幅对湿地中国一年来的情况进行了评价,并从“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的高度,要求各省尽快来湿地中国网上报到并报送信息。
四、举办网络作品创作大赛
从2008年10月27日开始,湿地中国举办“科学发展、保护湿地,西溪湿地杯湿地网络作品创作大赛”活动,掀起了湿地中国志愿者注册及社会各界关注湿地中国的第一轮高潮,湿地中国藉此冲向了政府类网站排行第一名的宝座。
五、邀请五位志愿者免费参加厦门研讨会
2008年11月27日—29日,“中日湿地保护政策管理研讨会”在厦门市召开,为奖励对湿地中国做出贡献的志愿者,国家局湿地办邀请鄱湖人家、老黑、余江帆、刘伟、刘想等五位志愿者免费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使五位志愿者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
六、西溪、向海展雄风
2008年2月15日,西溪湿地前来湿地中国报到,5月21日,向海保护区报到,一南一北两大湿地开始“斗法”,湿地中国信息量由此激增。因为表现活跃,西溪的刘想曾受到了文化部官员的关注(据邓老师介绍),因此我武断的推断,国家局湿地办举办首届中国湿地文化节的设想可能就由此而来。2008年,西溪共发表信息438篇,向海361篇,雄踞基层管理机构信息量高位。
七、鄱湖人家、老黑献余热
作为两位行将退休的老同志,鄱湖人家和老黑在湿地中国表现出了老当益壮、空前高涨的热忱,其中,老黑用他那粗壮的手指敲出了100篇的原创文章,老鄱用他那铜铃般的老花眼搜寻和网罗了其他网站所有关于湿地、环保、生态的文章,并转载到湿地中国(具体多少篇,让他自己报出来吧,我也懒得去统计了)。
八、独孤香心、小北京热点评
本年度第四季度,在网络创作作品大赛高潮迭起时,出现了独孤香心(曾用名风云第一手)、小北京(现改名为皇城根)两位公正、热心的评论员,其评论字数不比个别已注册信息员发表的文章字数少,给湿地中国、众多参赛选手带来了欢乐和开心。
九、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
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江西财经大学绿派社、兰大达协、李嵚崎、吴楚扶耒等众多的大学生、高中生、小学生积极投身湿地和环保事业,为湿地中国补充了新鲜血液。
十、湿地信息员队伍雏形初现
2008年12月9日,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信息员名单公布,湿地中国千名信息员队伍雏形初现。
受所处位置局限,本评选关于西溪、关于刘想个人的多了点,相信大家能够理解,不好意思了。
本评选仅代表个人意见,欢迎大家跟帖建议,或者另发文章,推出您心目中的2008年度湿地中国十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