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开心 | 日期:2009-05-14 星期四 | 天气:![](http://e-file.arkoo.com/studio/image/WeatherPic/sun.gif) | 地点:向海 |
感动着 幸福着
-----写在“香港之行”前
“刘伟要去香港啦!”向海不大,方圆1055平方公里,有人经过的地方,快都知道这件事了。我做人较低调,自己没想传播,消息却不胫而走。
总觉得湿地中国给我的荣誉太高了,自己只是付出小小的努力,却得到如此回报,大有“受宠若惊”的感觉。湿地中国已作为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要是一两天没往湿地中国上发信息总觉得“愧对江东父老”。
向海保护区是去年5月份在湿地中国注册,一年啦,感触颇多,概括几个字:感动着 幸福着。
感动一:国家林业局湿地管理中心的高度重视。我两次作为特邀代表参加湿地会议(厦门、香港)。厅局长层面的会议有了最基层的面孔。使我走出个人的小圈子,对兄弟单位的湿地工作的好作法、好经验有了感性认识。学习别人的先进理念,更新自己的头脑,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我最需要的。通过考察学习,让我更加热爱向海这块湿地,大有“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英雄气概。开始思考自己终会为向海做点什么?
感动二:吉林省湿地办积极作出响应。今年3月26日省湿地办下发了《吉林省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2009年工作要点》,并且文中号召积极利用好“湿地中国”这一平台,大力宣传我省湿地保护发展的成就。今年还将对在湿地保护宣传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我这次办理香港出境手续时,就能感觉到:刘想和老黑都是自己去跑,我的签证手续是省湿地办陈林主任亲自督办的。可见厅领导的重视。
感动三:向海保护区领导的重视。最让我感动的是局长赵俊。他慷慨地将自己多年辛苦创作的摄影作品奉献到湿地中国网上。这是许多摄影家做不到的。这本身做法需要一种胸怀和风度。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也鼓舞着向海更多的志愿者。目前向海的志愿者有不少是百里外白城市、通榆县内很出名的大“家”。有不少人的摄影、书画、文学作品在全国都是很有名气的。国内著名的作家唐锡阳先生到向海见到局长赵俊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回到北京后,写了一篇《鸟类存知己》。情之深,意之切,再现了向海一位朴实、充满爱心的好领导。副局长包军多次在单位职工面前表扬我,弄得我多次“下不来台”,但心里还是美滋滋的。在两位局长的带动下,关注湿地中国,关注湿地发展动态,成了我局经常谈论的话题。
感动四:向海志愿者们的热情。向海保护区迄今发展志愿者50名。并且劲头十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湿地中国发布信息统计通报第十三期个人排行榜,当初我发展的志愿者,已有3人(草原狼、万平、老班长)超过我了,草原狼作为特邀代表,成就“溱湖之行”。还有一名(苦寒)居然成了发展顾问。欣喜的同时,也平添了几份压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我大有将被人“拍在沙滩上”的危险。
虽然向海名不见经传,但作为一名湿地工作者,我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