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综考获阶段性成果:发现不少新记录种,生态图谱愈加清晰

媒体: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  作者:内详
专业号: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
2025/11/10 20:38:40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开展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监测项目——综合科学考察评估项目,并委托广西科学院组织实施,广西海洋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协助开展。该项目于2024年4月启动,旨在对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含金海湾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系统开展系统性“体检”。

截至目前,科考工作已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野外调查共发现20种大型底栖动物和38种陆生脊椎动物新记录种,累计拍摄物种生态照片700余张,为最终形成完整的综合科考报告与图鉴积累了丰富素材,显著丰富了湿地公园的物种分布记录,进一步清晰了区域生态图谱,为科学评估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和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撑。

图片

——调查小组合照

一、植物本底初步摸清

阶段性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综考调查范围内分布的维管植物达195种,分属于74科167属,包括野生植物129种,栽培植物66种。植物类群以双子叶植物为主,共有159种;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分别记录到3种和33种。红树植物资源丰富,共记录到20种(含引种植物),群落结构以白骨壤纯林为主。

图片

——红树林群落调查

二、动物新记录种多次刷新

本次综考调查的突出亮点,动物多样性极为丰富:

底栖动物有新客: 通过对调查样方内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分析,科研团队在鉴定出的138种生物中,初步判断有20种为湿地公园新记录种,如锐刺管招潮、笔状多环海龙、隆线肝突蟹等。这些新物种的发现揭示了湿地公园底栖动物群落可能比以往认知的更为独特和多样。

图片

——锐刺管招潮

图片

——笔状多环海龙

陆生脊椎动物名录显著扩充: 通过数据整理核验,并与历史资料比对,湿地公园新增记录陆生脊椎动物38种,其中鸟类36种,如灰树鹊、红脚田鸡等。此外,还包括粗皮姬蛙等两栖爬行类新记录。

图片

——粗皮姬蛙

三、保护物种频现,凸显生态重地价值

本次综合科考新记录物种中,包含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青脚鹬,以及多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这些物种的发现,进一步彰显了湿地公园作为生物多样性关键热点和重要栖息地以及国际重要湿地的地位。

四、综合科考持续深入,未来成果可期

目前正在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和标本鉴定工作,后续调查与研究将持续推进。阶段性成果不仅刷新了对湿地公园生态价值的认知,也体现了持续监测的重要性,为湿地公园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审核:郭   国

编辑:何烈俊、赵岩岩、潘良浩

排版:朱容娇

 

 

阅读 24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