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一种比较小的鸥。
第一次见到是在七里海的鱼塘,那是07年带着绿色营的小队伍穿越七里海的时候,一个
很早的早晨,大家4点半起来穿过高高的芦苇沿途看鸟。在鱼塘的水面上空斜掠并且发出
沙哑的叫声的,就是这种鸥
它们的尾也开叉,不过不是象普通燕鸥那样明显;夏羽也是黑色的脑袋,属于绅士鸟之
一
须浮鸥 Whiskered Tern
鹳形目 > 鸥科 > 浮鸥属
CICONIIFORMES > Laridae > Chlidonias hybrida
描述:体型略小(25厘米)的浅色燕鸥。腹部深色(夏季),尾浅开叉。繁殖期:额黑,胸
腹灰色。非繁殖期:额白,头顶具细纹,顶后及颈背黑色,下体白,翼、颈背、背及尾
上覆羽灰色。幼鸟似成鸟但具褐色杂斑,与非繁殖期白翅浮鸥区别在头顶黑,腰灰色,
无黑色颊纹。
虹膜-深褐;嘴-红色(繁殖期)或黑色;脚-红色。
习性:结小群活动,偶成大群,常至离海20千米左右的内陆,在漫水地和稻田上空觅
这段时间以来,虽然由于到上海的三天暂停了《专辑》的录制,但一直在坚持写。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关注的人并不是很多;这一方面有我的原因,写的东西有点枯燥;
有的时候就是为了出专辑新的一集而出专辑,因此不是很能吸引人;另一方面,我想也
是观众的反应影响了我的发挥——终于再一次深刻理解了马克思爷爷的理论……
我喜欢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有一个小结,所以不管将来怎样,还是先小结一下之前的
一些专辑吧。
从鸡形目、雁形目之后,
由于没有机会得以一睹三趾鹑目的真面目,这一目被跳过了;
而到了形目,借着地缘优势,我大张旗鼓的推出了《回头率日记》专辑,跟踪报道我
结实的两对啄木鸟的情况,分别是灰头绿啄木鸟和大斑啄木鸟;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介绍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戴胜目戴胜科的戴胜、佛法僧目的翠鸟
和鱼狗科;
再到鹃形目的杜鹃科和鸦鹃科,由于这两科都较小,也没有停留太多时间;
同样的雨燕目只有雨燕科、鸮形目也只有可怜的一两种入账;
夜鹰目同样还只是空白,没有介绍;
鸽形目鸠鸽科中介绍了常见的几种鸠鸽;
等到到了鹤形目,首先有一种入账的就是著名的一保鸟类大鸨;鹤科和秧鸡科的虽然不
是很多,可都是让人很兴奋的物种;而进入鹳形目,则是我很头疼的丘鹬科、鸻科和鸥
科了:这三大科都很多的鸟种,而且十分不好区分,纠结,而且现在还在纠结中……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目的一些特征吧:(百度百科的,感觉每个字都是箴言,所以几乎没
有删减)
形目:
中型攀禽。嘴强如凿,适于凿木。翅有第5枚次级飞羽。尾为平尾或楔尾,羽轴坚硬而富
有弹性,在攀树时起支架作用。脚短而强,呈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
后。雌雄相似。善攀树干。舌长而能伸缩自如,舌尖具逆钩,用以钩取树干中的蠹虫为
食。此目可分为鹟亚目和亚目。鹟亚目包括鹟科、喷科、须科、响密科
、鵎鵼科等5个科;亚目只有啄木鸟科。此目约有400种;除大洋洲及南极外,分布于
全世界。中国只有须科8种和啄木鸟科29种。在自己凿成的树洞中营巢。
鹃形目:
为中小型攀禽。嘴形稍粗厚,微向下曲,但不具钩。翅有第5枚次级飞羽。尾8~10枚。
脚小而弱,足呈对趾型,即第2、3趾向前,第1、4趾向後。雏鸟为晚成性。尾脂腺裸出
。羽无副羽。雌雄大都相似。大多不自营巢,营卵寄生(或称巢寄生)繁殖,在其他鸟
类巢中产卵。
鸮形目:
为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 ,尾羽
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
锐。雏鸟为晚成性。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
声响与夜间定位。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
鸽形目:
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沙鸡除外);颈和脚均
较短,胫全被羽。
鹤形目:
除少数种类外,概为涉禽。眼先被羽或裸出;翅大都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 2枚短;尾
短,有12枚尾羽。颈和脚均较长,胫的下部裸出;脚趾一般细长,后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
存在时位置亦较高;趾间无蹼,有时具瓣蹼。不具真正的嗉囊,盲肠较发达。鸣管由气管
与支气管的一部分构成;鹤的气管 发达,能在胸骨和胸肌间构成复杂的卷曲,有利于发
声共鸣。
鹳形目:
为中型涉禽。颈和脚均长,脚适于步行;嘴形侧扁而直;眼先裸出;胫的下部裸出;后趾发
达,与前趾同在一平面上。栖于水边或近水地方。觅吃小鱼、虫类及其他小型动物。在高
树或岩崖上营巢。雏鸟为晚成性。嘴长而粗壮,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大型的巢,以鱼为主
食,也捕食其它小动物。
51、
07年在七里海的时候,看到过这种东西
它们是吃鱼的一类猛禽,经常在水边活动,因此可以归为湿地鸟类
从这里开始进入猛禽的部分了。所谓猛禽,一般指肉食性(捕食其他小动物)的鸟,常
见的有鹰科和隼科的一些种类。一般观鸟时候最常见的是在空中盘旋飞行的猛禽,因此
能看到的一般仅是整体的轮廓和飞行方式。依据整体轮廓来判断属于哪类猛禽,是一个
很有意思的课题。一般来说,双翼修长,翼端有手指,尾长直的一类即为鹗。至于其他
的类别,将在后面陆续介绍。
鹗 Osprey
鹳形目 > 鹰科 > 鹗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Pandion haliaetus
描述:中等体型(55厘米)的褐、黑及白色鹰。头及下体白色,特征为具黑色贯眼纹。上
体多暗褐色,深色的短冠羽可竖立。亚种区别在头上白色及下体纵纹多少。
虹膜-黄色;嘴-黑色,蜡膜灰色;裸露跗蹠及脚-灰色。
描述:中等体型(55厘米)的褐、黑及白色鹰。头及下体白色,特征为具黑色贯眼纹。上
体多暗褐色,深色的短冠羽可竖立。亚种区别在头上白色及下体纵纹多少。
虹膜-黄色;嘴-黑色,蜡膜灰色;裸露跗蹠及脚-灰色。
分布状况:分布广泛但一般罕见。留鸟分布在中国多数地区,夏候鸟于东北及西北。
习性:捕鱼之鹰,从水上悬枝深扎入水捕食猎物,或在水上缓慢盘旋或振羽停在空中然
后扎入水中。
俗名:吃鱼鹰 亚巴拉格-额力女 鱼雕 鱼鸿 鱼江鸟 鱼鹰
52、
昨天说到了鹗,它和鸢同样属于鹰科的。
鸢也是大型的猛禽。我很奇怪为什么古代人们单单选中了鸢作为风筝的代名词,而且即
使到现在,做得好的风筝都还保留了鸢的特征(真的惟妙惟肖,以至于有一次我误以为
头顶上的一只风筝就是某种鸢)。关于鸢的诗句,我想最著名的莫过于“儿童归来放纸
鸢”了……
和鹗不同,鸢一般不在湿地活动,而是更偏向于村庄和城镇。它们飞行的时候双翼展开
较宽,有5-6个手指;尾一般张开为凹的叉尾形,这点比较特殊。
黑耳鸢 Black-eared Kite
鹳形目 > 鹰科 > 鸢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Milvus lineatus
描述:体型略大(65厘米)的深褐色猛禽。尾略显分叉,飞行时初级飞羽基部具明显的浅
色次端斑纹。似黑鸢但耳羽黑色,体型较大,翼上斑块较白。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蓝灰;脚-灰色。
黑耳鸢 Black-eared Kite
鹳形目 > 鹰科 > 鸢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Milvus lineatus
描述:体型略大(65厘米)的深褐色猛禽。尾略显分叉,飞行时初级飞羽基部具明显的浅
色次端斑纹。似黑鸢但耳羽黑色,体型较大,翼上斑块较白。
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蓝灰;脚-灰色。
叫声:同黑鸢。
习性:同黑鸢。栖于中国西部城镇及村庄、东部河流及沿海。
53、
这是另外一种很常见的湿地猛禽,我来天津后第一次观鸟看到的就是它了。
在七里海和北大港湿地里很常见它们两夫妻一起活动或者就是其一在飞掠草甸。
颜色浅的是雄鸟,深的是雌鸟,这点好像和一般的规律有点不一样。
最容易看的特征,和它们的名字一样,尾部有白色的部分。
白尾鹞 Northern Harrier
鹳形目 > 鹰科 > 鹞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Circus cyaneus
描述:雄鸟:体型略大(50厘米)的灰色或褐色鹞。具显眼的白色腰部及黑色翼尖。体型
比乌灰鹞大,比草原鹞也大且色彩较深。缺少乌灰鹞次级飞羽上的黑色横斑,黑色翼尖
比草原鹞长。
雌鸟:褐色,与乌灰鹞的区别在领环色浅,头部色彩平淡且翼下覆羽无赤褐色横
斑。与草原鹞的区别在深色的后翼缘延伸至翼尖,次级飞羽色浅,上胸具纵纹。幼鸟与
草原鹞及乌灰鹞幼鸟的区别在两翼较短而宽,翼尖较圆钝。
虹膜-浅褐色;嘴-灰色;脚-黄色。
分布状况:甚常见的季候鸟。
习性:喜开阔原野、草地及农耕地。飞行比草原鹞或乌灰鹞更显缓慢而沉重。
俗名:白尾巴根子 白抓 灰鹞 灰鹰 鸡鵟
54、
其实在鸟市上看到的更多。
鸟市上的猛禽,人们为了不被伤害,同时也为了限制鸟儿的行动自由不使羽毛受损,往
往在鸟儿的头上和爪子上戴上皮套。第一次看到松雀鹰就是在河东区的黑鸟市上。那只
松雀鹰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根横杆上,因为它只有这样才能好受一点点——一如囚徒。
跟松雀鹰的见面似乎总是充满着悲剧色彩。第二次是在团泊洼的放生仪式上。齐硕小朋
友带来的三只松雀鹰都是他从黑鸟市上花钱买来的。可是有一只在放生前就已经死去
了,等不到它的自由;另外两只放生后其实也生死未卜,它们或多或少的受了伤害,而
且体力严重不足……
捕鸟、笼养鸟是一个问题;而鸟类的科学救助和放生,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松雀鹰 Besra
鹳形目 > 鹰科 > 鹰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Accipiter virgatus
描述:中等体型(33厘米)的深色鹰。似凤头鹰但体型较小并缺少冠羽。成年雄鸟:上体
深灰色,尾具粗横斑,下体白,两胁棕色且具褐色横斑,喉白而具黑色喉中线,有黑色
髭纹。雌鸟及亚成鸟:两胁棕色少,下体多具红褐色横斑,背褐,尾褐而具深色横纹。
亚成鸟胸部具纵纹。
虹膜-黄色;嘴-黑色,蜡膜灰色;腿及脚-黄色。
叫声:雏鸟饥饿时发出反复哭叫声shew-shew-shew。
分布状况:广布于海拔300~1200米的多林丘陵山地,但不多见。
习性:在林间静立伺机找寻爬行类或鸟类猎物。
俗名:摆胸 雀鹞 雀鹰 雀贼 松儿 松子鹰
55、
湿地和林地交界处容易出现
最初是在七里海里看到,一度以为是像鹗一样的湿地鸟种,后来也在林子里看到它们飞
翔停歇,原来是都有。
早几天在莫莫格也看到了一只体型硕大的普通鵟,很帅!
普通鵟 Common Buzzard
鹳形目 > 鹰科 > 鵟属
CICONIIFORMES > Accipitridae > Buteo buteo
描述:体型略大(55厘米)的红褐色鵟。上体深红褐色;脸侧皮黄具近红色细纹,栗色的
髭纹显著;下体偏白上具棕色纵纹,两胁及大腿沾棕色。飞行时两翼宽而圆,初级飞羽
基部具特征性白色块斑。尾近端处常具黑色横纹。在高空翱翔时两翼略呈"V"形。
虹膜-黄色至褐色;嘴-灰色,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分布状况:亚种japonicus繁殖于东北各省的针叶林;冬季南迁至北纬32°以南包括西藏
东南部、海南岛及台湾。Vulpinus越冬于新疆西部天山、喀什地区及四川。甚常见,高
可至海拔3000米。
习性:喜开阔原野且在空中热气流上高高翱翔,在裸露树枝上歇息。飞行时常停在空中
振羽。
俗名:鸡母鹞 土豹
56、
最常见的小猛禽了,总喜欢在村庄附近活动,喜欢停在树桩和电线杆上面。
红隼 Common Kestrel
鹳形目 > 隼科 > 隼属
CICONIIFORMES > Falconidae > Falco tinnunculus
描述:体小(33厘米)的赤褐色隼。雄鸟头顶及颈背灰色,尾蓝灰无横斑,上体赤褐略具
黑色横斑,下体皮黄而具黑色纵纹。雌鸟体型略大:上体全褐,比雄鸟少赤褐色而多粗
横斑。亚成鸟:似雌鸟,但纵纹较重。与黄爪隼区别在尾呈圆形,体型较大,具髭纹,
雄鸟背上具点斑,下体纵纹较多,脸颊色浅。
虹膜-褐色;嘴-灰而端黑,蜡膜黄色;脚-黄色。
分布状况:甚常见留鸟及季候鸟,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东北及西北;interstinctus为留
鸟,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北方鸟冬季南迁至中国南方、海南岛及台湾越冬。
习性:在空中特别优雅-捕食时懒懒地盘旋或纹丝不动地停在空中。猛扑猎物,常从地
面捕捉猎物。停栖在柱子或枯树上。喜开阔原野。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