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关键枢纽,辽河口湿地既是324种鸟类的栖息乐园,更是承载珍贵生态资源的天然宝库。近年来,市林湿局联合公安、海洋渔业、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以法为刃、以长效治理为根基,从野生鸟类全链条保护到生态资源系统性守护,全方位筑牢湿地生态安全防线,用实干与担当书写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全链护飞鸟,为迁徙精灵筑牢安全港湾
“春有群鸟归巢,秋有候鸟南飞”,盘锦湿地早已是迁徙鸟类不可或缺的“生态驿站”与“繁衍生息天堂”。这里是黑嘴鸥全球最大繁殖地、丹顶鹤重要迁徙停歇地,鸟类保护始终是盘锦生态保护的核心任务。响应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三年行动号召,市林湿局牵头启动专项行动,构建起“党政同责、部门联动、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全链条保护体系,通过强化栖息地修复、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开展专项执法巡查、普及保护知识等多项举措,让每一只候鸟都能安全栖息、自由翱翔。

为确保保护工作落地,我市将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深度融入“林长制”考核,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网络,明确“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机制。16个部门打破行政壁垒,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联合惩戒制度,织密立体化保护网。通过定期推进会、专项督导检查,持续传导压力,让鸟类保护成为各级部门的自觉行动。
执法整治坚持“零容忍”,创新“线上 线下”双线打击模式。线下聚焦花鸟市场、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拉网式”排查与“明察暗访”并举,累计查处非法买卖野生动物案件8起,处罚8人,检查各类场所102次,整改不规范人工繁育场所2处,收缴野生鸟类235只(含40只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销毁非法鸟网3张。

候鸟迁徙季,200余名“执法人员 巡护人员 志愿者”组成巡护队伍,顶风冒雪穿梭于芦苇荡与滩涂间,巡查1000余次,清理非法捕猎工具。关键区域布控红外相机、无人机等设备,智慧监测系统实时掌握黑嘴鸥、丹顶鹤等重点鸟类的繁殖与迁徙情况,为保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鸟类栖息地开展补水、控草、改善水质等优化行动,维护芦苇湿地原生状态。全市收容救助站点实现区县全覆盖,配齐专业兽医与康复设备,建立“救护 举报”双热线,179只获救鸟类经治疗后通过7次放飞重返蓝天。
借“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全国生态日”等契机,开展宣传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制品1800件。创新“田间课堂”“湿地讲堂”等沉浸式普法形式,深入田间地头、湿地周边,通过案例讲解、互动问答、实物展示等通俗化方式,培训经营主体、青少年及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健全举报奖励机制,畅通12345便民热线等渠道,志愿者踊跃参与巡护,“人人护鸟”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如今,盘锦鸟类种类从2010年的283种增至324种,湿地生态愈发稳固。

铁腕守资源,为湿地生态筑牢坚固屏障
辽河口湿地的生态价值,更在于其独特的资源体系。“骚夹子”(天津厚蟹)掘洞疏松土壤、排泄物滋养滩涂,是鸟类鱼类天然饵料;翅碱蓬构筑的“红色海岸”固化土壤、抵御侵蚀,是珍稀鸟类“天然食堂”,兼具生态与观赏价值。然而,非法捕捉“骚夹子”、滥采翅碱蓬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市林湿局聚焦关键资源,以铁腕执法遏制乱象,守护生态根基。

今年4—5月,针对非法捕蟹乱象,市林湿局启动夜间专项巡查。巡查范围西起辽河口保护区北门岗,东至三道沟渔港码头,往返约60公里,实际巡查距离远超标定里程。执法部门锁定17:30—22:00高发时段,采用“卡点盘查 机动巡查”模式,在重点门岗留守力量,设置流动卡点,车辆巡逻与徒步巡查同步推进,构建多层次防控网。
夜间巡查挑战重重:湿地受潮汐影响,淤泥质滩涂沟壑纵横、泥泞难行,雨过潮涨后水道难辨,存在安全风险;保护区边界线长,地形复杂,部分未封闭的小岔路小型机动车可以进入,附近居民趁机违规捕蟹,进一步加大了执法难度。面对困境,执法人员手持强光手电等工具,在滩涂中深一脚浅一脚前行,坚持“柔性执法 严格监管”,现场及时制止违法行为,通过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方法,及时劝离相关人员。此次行动劝离100余人次,警告47人次,收存承诺书7份,暂扣多套非法捕蟹工具,夜间非法捕蟹行为基本制止。

为守护“红色海岸”,市林湿局自9月末以来,联合多部门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打击滥采翅碱蓬专项行动,构建“源头管控、全域巡查、重拳打击”体系,采取“日间拉网式排查重点区域、夜间定点蹲守精准打击、无人机航拍覆盖人力盲区”的立体化巡查模式,高效破解复杂地形巡查难题。行动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累计立案8起,查扣非法收割机13台、轻型卡车1辆,收缴翅碱蓬植株及草籽3000余斤,有效遏制滥采蔓延势头。
如今的辽河口湿地,正以她的博大胸怀,接纳迁徙途经此地的万千鸟类,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是生态和谐的生动注脚;每一声鸟鸣,都是对守护力量的深情回应。
生态守护没有终点,人与自然的共生之路亦需久久为功。未来,市林湿局将继续握紧执法“利剑”、筑牢保护“屏障”,让长效治理持续发力,让全民参与蔚然成风。愿这片湿地永远红滩绵延、绿苇如织、飞鸟云集,让生态之美代代相传,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辽河口永远舒展。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