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志9】艳阳之行之8月14日七里海(二队) |绿色愿景

媒体:原创  作者:天财珠江绿色愿景
专业号:天财珠江绿色愿景
2010/8/27 12:16:58
        按照原计划,我们的绿地图制作还是需要一张苇席(宽一米,长2米),所以我们又和小南庄的满园大叔联系。从电话里得知我们需要的苇席得现编,编好后的价格是100元/张。这个价格如果单纯是针对一张苇席来说的确有点高了,因为当年一张大席子最多才买40块钱左右。我们中很多人开始犹豫了,甚至有人想满园大叔要价还挺黑的。考虑到我们当时的经济状况,组织上决定派我和熊猫一探虚实,顺便把价位往下拉拉,貌似在考验我们的“砍价”水平。
        在农家院吃完早饭,我和熊猫骑上吕叔叔家的二八车准备再次前往小南庄,路上我们一直在考虑同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满园大叔讲价钱?因为我们都不愿直接跟他讲,所以一直在想一种很委婉的切入口。刚走到村口,我们遇见了手里拿着两棵玉米杆的满园大叔,玉米杆子还是青乎乎的,棒子还很嫩,满园大叔笑容可掬的和我们打招呼,这张笑脸还是那么的亲切朴实。
他带我们来到了村口的两间小破屋前,里面放有他当年从东塘坨村买下来的席苇,也就是准备用这尘封已久的苇子给我们编席子。打开篱笆(围墙),他从砖缝里掏出一把楔子,好像是早就准备好的。我们正在纳闷这楔子是用来干什么的,满园大叔不好意思地说因为十几年没进过这个屋子了,锁都生锈了,所以要把这门上的锁撬掉,我吃了一惊。折腾一番功夫,那把长满了厚厚的一层铁锈的锁终于撬开了。打开那扇摇摇欲坠的门,满园大叔命令我们站得远一点,因为里面早已积累了厚厚的灰尘。从门缝里看去,这间屋子被一堆杂物堆放的满满的,人根本就进不去,当我正要用眼睛寻找苇子的下落时,满园大叔再次命令我们站得远一点,免得弄得一身脏。看看自己穿的那件由长袖剪出来的短袖,我笑了,这个我和熊猫其实早已不在乎了,我还是对眼前的景象比较好奇。满园大叔爬进去翻腾半天,终于从某个角落扒拉出来一捆苇子递了出来。和熊猫一起接住那捆席苇,感觉也不是很沉,虽然也是尘土满布,但是看起来还是好苇子。不由得又惊叹这苇子太经得起收藏了。
        满园大叔一口气没歇就开始捣鼓着劈苇子,苇穿子、拉子、苇锊子、苇创子、撬席刀子、苇碡,虽然一二十年没动过手,可是满园大叔的工具还是一应俱全。我们因为明天早上就要回去,所以问他能否今天编完,满园大叔思索一会儿觉得很难,不过表示按照他的手艺他会尽力完工,我们也稍稍放了心。这时已是上午九点半左右,看着仍然光着膀子的满园大叔熟练的干着手中的活,怎么也不像一二十年没干过。后来我和熊猫边拍照片,边要满园大叔教我们怎么劈苇子,这活还真是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我和熊猫每次拿起家伙都不知道如何下手,面对着简单的工具一筹莫展。满园大叔手把手的教我们,怎么拿省劲不伤手,怎么拿劈出来的苇子才不跑偏,最后总结出来一套“三点一线”的原理,我们是早已累得满头大汗。真是服了满园大叔了,满园大叔得意的说:“那是,什么时候这活我都能拿的起来。”呵呵,淳朴的大叔。
        突然看到满园大叔的那双手,灵巧的上下翻飞,根本不像五十多岁的庄稼汉那样粗糙笨拙,我怔了怔,心想他是不是命中注定是为编苇席而生的。听说他小时候编苇席速度就可以超过一个大人,我很想看看这双编了半辈子苇席的手到底是什么样的。停下手中的活计,他伸出了左手,小指关节处几道深深地黑色伤口还是刺痛了我的某根神经。我知道这肯定是编苇席留下的伤痕,隔了一二十年还是这么深刻。我弱弱的问他疼不疼,他笑笑说不疼。
        苇子被劈了一半就到了中午,我和熊猫还需要赶回去汇报情况,就暂时告别了满园大叔。
下午两点多,我们远远地就看见满园大叔一个人坐在已经编好的一小片苇席上面很投入的编织着。看到我们,他继续命令我们赶紧回屋凉快去。屋子里满园大叔75岁的母亲也早已把切好了大块的西瓜端了出来,热情的我们招呼我们进去。我记得我当时是被奶奶拽进去的,我俩啃着奶奶塞进来的西瓜(凉、甜 、味道好极了),再次被久违的感动包围着。奶奶告诉我们满园大叔急着编苇席,中午饭也没吃,就一直在那编阿编……这个瘦弱的大叔,怎么有那么大的一股劲支撑着他连午饭都顾不得吃,一直默默地编下去呢。看着他那投入的样子,我不知道编苇席在他的生命中占据着多大的分量,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是全活,从头到尾,小南庄现在只有他一个人还能拿得起来,哪怕是时隔二十年、三十年,他也不会忘记。
        下午和奶奶聊天的时候我们谈到了这个家庭,看看这屋子里的摆设,都不像是二三十年的样子了,一问才知道是奶奶的嫁妆,大概有五六十年了吧。这个家里面没有电扇,女主人还躺在西边的一间小屋子里面不能动弹,这个女人自打来的时候精神就有点问题(因为满园大叔的腿也是生来就有点残疾)。他们生下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奶奶怕被他们的母亲传染,曾经用自己的乳汁亲自把两个孩子喂大。奶奶曾经是城市女孩儿,是因为爱慕抗美援朝的英雄爷爷才固执的跟他来到了乡下。奶奶一直在念叨,她是为了不让这个家散了,才不顾任何闲言碎语这么做,她教育两个孩子的时候总是跟她们讲不要气馁,要坚强的面对生活。后来大女儿冯莉娜成为了小南庄飞出来的第一个金凤凰,考上了山西财经大学。随后小儿子也考上了大学,老奶奶的心愿算是了了一半。奶奶讲这些的时候你能感受到她时而无奈时而坚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讲到这两个孩子的时候,奶奶的脸上写满了幸福。这位75岁的老人,真的很让人钦佩。她能抵抗住其他两个儿子的不孝和攻击,也能抵抗住来自周围的轻视,更难得的是她知道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知识才是最重要的。落泪的时刻我们一起叹息,奶奶讲西屋里的女主人至今不认识自己的两个孩子,可能村子里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当两个孩子回来站在母亲的床前时,她只会摇头。
        我们提出给奶奶拍几张照片,奶奶不好意思地说去换件衣服吧。等奶奶从里屋走出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太太,呵呵,奶奶已经很久没有照过相啦。
        下午的时间过得很快,熊猫在外面和满园大叔聊天,拍摄,也是忙得不亦乐乎,五点多的时候这张席子已经有了形状,眼看着就快要完工了,我们心里小激动了一下。对着暮色我们再次按动了快门,满园大叔此刻坐着的这张席子,也许是小南庄人民编出来的最后一张苇席了。因为七里海的席苇随着改革开放后水质的变坏也早已不复存在。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席苇是二十年前满园大叔从东塘坨买下来的仅存的席苇。
         晚上七点,经过敲边,席子已经完全织好了,满园大叔熟练地给我们捆好,并嘱咐我们怎样保存,怎样使用。席子拿在手里一点也不沉,但是我们的心思却有点沉重了。我们没有提“砍价”的事儿,100块钱我们都觉得限制了这张席子的价值。
        天眼看着就黑了,我们准备骑车返回。奶奶停下做晚饭的伙计非要挽留,我们不得不再次推辞,满园大叔再次嘱咐我们路上小心之类的话,末了不忘来一句“你们姐仨下次一定要一起来呀”,只见熊猫大汗,也只能无奈的回答:“好的!”O(∩_∩)O哈哈~插播一下,满园大叔还没忘记上次来时是叶叶、熊猫和我三个人一起来的。
         踏着暮色返回,一路上都是紧凑的风和天上大块的乌云,不过还能看见一弯娥眉月;天空的另一头一张是墨蓝色的幕布,下面是被暮色渲染成的红褐色的点缀,衬托着小南庄那个高高的高压线塔。
阅读 66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