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湿地保护 > 正文

湖北武汉:“人工智能+”赋能湿地智慧建造新模式

媒体:中国林业网  作者:佚名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5/11/20 9:39:35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在湿地保护中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并实施以实时感知、智能决策、功能融合为核心的“智慧建造模式”,有力推动了城市与湿地的和谐共生,为特大城市生态治理提供了“武汉样本”。

构建全域感知网络,奠定智慧湿地数字基底。武汉市以物联网、无人机等技术为支撑,构建覆盖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在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布设的传感器网络持续监测水质、气象、土壤等关键生态指标,实现湿地“生命体征”实时掌控。结合无人机空中巡护形成的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精准构建湿地“数字孪生”模型,将物理湿地动态映射至虚拟空间,为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依托前端物联感知设备,已采集各类监测数据超965万条,助力识别1200余种动植物,推送生态预警1680条,支撑巡护532次。无人机图像叠加红外拍摄功能,实现全天候监测,让16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的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有了精准数据支撑。

强化智能决策支撑,实现生态管理精准高效。依托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武汉湿地保护实现了从“人治”到“数治”的跨越。在生态诊断方面,AI算法不仅能深度分析水质长期趋势、及时预警生态风险,更能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完成鸟类种类与数量的识别统计,显著提升了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效率和科学性。在生态调控方面,以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为代表的智慧平台,集成“5G+遥感”,依据实时数据和生态模型,为候鸟等生物创造最佳栖息条件。天兴洲借助系统智能识别功能,首次精准捕捉到75只大种群灰鹤栖息踪迹,较往年人工监测数据大幅提升。沉湖湿地通过声纹采集、红外监测等技术,相隔526天再次发现罕见大红鹳,鸟类识别准确度超90%。祁家湾在433亩青头潜鸭生境恢复示范点部署专项监测设备,助力82只极危青头潜鸭回归。智慧湿地系统以“技防+人防”实现全天候追踪,为物种保护、生境修复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推动功能融合拓展,促进生态价值多元实现。武汉智慧湿地建设注重拓展湿地的综合服务功能。在服务“双碳”目标方面,沉湖湿地探索应用区块链技术,对湿地碳汇进行精准监测和记录,为未来碳汇交易提供可信的“生态账本”。在助力城市韧性建设方面,金银湖智慧海绵湿地通过智能系统优化雨水的蓄滞渗排,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并在干旱期保障生态补水。在深化公众参与方面,借助VR虚拟现实、在线监测直播等手段,将生态数据转化为公众可感可知的沉浸式体验,提升了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目前正在优化碳汇计量模型,后期将借助生态站建设搭建碳通量塔,完成与国家生态站平台对接。

下一步,武汉市将持续深化智慧管理模式在湿地保护领域的应用,推动更多湿地项目实现智慧化管理。同时,积极探索智慧湿地建设标准规范的制定与推广,为全国湿地保护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阅读 54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