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深山“侣行”: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原矿山区域首次记录到扭角羚求偶交配珍贵画面

媒体:原创  作者:唐家河国家级保护区
专业号:唐家河国家级保护区
2025/9/23 9:31:55

2025年9月19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魏坝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在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中,有了惊喜发现:位于片区内的原矿山大白包区域,清晰记录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扭角羚完整的交配求偶行为影像,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成效和栖息地质量显著提升的生动印证。

视频预览图

影像资料显示,一头健壮的年轻雄性扭角羚正尝试“追求”雌性亚成体。雄性表现出了典型的求偶行为,紧随雌性,而雌性则相对被动。雌性扭角羚一般在出生后4-5年达到性成熟,影像中所展示的行为更可能是年轻雄性的模仿和“演练”,为未来激烈的求偶竞争做准备。这些影像记录不仅是研究扭角羚的繁殖和行为的宝贵资料,更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生命律动的真实展现。

大白包区域曾因矿产开采等活动,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自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此区域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曾经的3处矿区现已全部退出。唐家河片区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原则,通过设立魏坝保护站,加强了资源管护力度。

此次红外相机捕捉到扭角羚这一珍稀物种的关键生命活动场景,是多年保护成效的直接证据。扭角羚对繁殖生境质量要求极高,栖息地质量决定了种群的稳定繁衍。扭角羚在大白包区域繁殖集群,充分证明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食物资源完整性及人为干扰水平均已得到显著改善。

下一步,唐家河将继续加强全域监测与保护,依托野生动植物资源专项调查、扭角羚的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监测等项目实施持续巩固生态修复成果,为大熊猫、扭角羚等3800余种珍稀野生动植物守护好这片宝贵的生态净土,不断提升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作者:颜川川、陈诗颖

阅读 523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