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湿地保护作为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的重要一环,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2025年7月31日,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与扎兰屯职业学院农林工程系联合开展校地联盟合作研讨交流暨湿地公园职工业务培训。扎兰屯职业学院农林工程系5位老师为湿地公园全体职工进行了专业知识培训,对湿地植物本底调查和湿地保护两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到湿地公园具有代表性的湿地地类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室内教学结合室外现场讲解,极大丰富和提高了职工湿地保护相关方面的知识,助推湿地公园发展更加科学合理。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职工们对湿地保护重要性的理解,还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实践探索的紧密结合。
此次培训活动在湿地公园会议室拉开帷幕,扎兰屯职业学院农林工程系的肖老师精心准备了多场专题讲座,涵盖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本底资源调查”、“湿地恢复技术”、“成果转化与管理应用”以及“案例与实践经验”等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肖老师强调,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作为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不仅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还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参训职工对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采蘑菇标本是此次培训活动的一大亮点。在茂密的湿地植被中,蘑菇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老师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多种珍稀蘑菇种类,还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识别方法的传授。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职工们纷纷动手采集蘑菇标本,通过采集和观察不同种类的蘑菇、精确记录每种蘑菇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其与湿地生态系统的关系,职工们不仅学会了如何鉴别常见湿地蘑菇种类,还了解了它们对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针对湿地植物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双方对湿地中的典型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记录。通过对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等方面的观察和分析,大家进一步掌握了湿地植物的保护和利用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为湿地公园的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后续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也为今后的生态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授课结束之后,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和扎兰屯职业学院农林工程系就学生实习、职工培训、珍稀植物培育(大花杓兰等)、本底资源调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使校地合作向深度广度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人才互补。
通过此次研讨交流活动,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职工们在湿地保护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不仅掌握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知识和管理技术,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有效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我们更加坚信:只有不断深化科学研究与公众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才能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生态挑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与扎兰屯职业学院农林工程系的携手合作,无疑为湿地保护工作树立了新的标杆,创新了湿地发展理念,为湿地保护科学化、技能化打下基础。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