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密林深处写担当

媒体:原创  作者: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
专业号:内蒙古巴林雅鲁河国家湿地公园
2025/11/27 12:16:21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森林可持续经营已成为全国林业组织重点关注的问题。森林资源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与利用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近年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管理的投入力度,推动了一系列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的实施。

在冬日的寒风中,巴林林业局的外业调查队伍踏上了崎岖的山路,他们肩负着监测和评估森林资源的重任,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清晨7点,北纬48度的山林还笼罩在初冬的薄雾中。巴林林业局森林资源监测科的技术员小王已经将胸径尺、测高仪、GPS定位仪、喷漆罐和当天的干粮整齐码放进登山包。他的动作熟练而有序,这是多年外业调查养成的习惯。今天他要前往的是雅鲁林场57林班,这片总面积31854亩的调查区域,是2025年度森林可持续经营外业调查的重点施业区。

与晨曦同行的“生态哨兵”

8点整,调查组的5台防火运兵车准时从驻地出发。车轮碾过碎石路,扬起浓浓的尘土。副驾驶座上的老李摊开卫星图,用红笔仔细勾勒着当日作业范围。这位在林业战线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技术员,是局里有名的“活地图”,不仅能准确说出每片林子的林分状况,还记得清哪里有小路可以通行,哪里有溪流需要绕行。

“57林班的这片落叶松中龄林,郁闭度超过0.8,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要重点调查这片过密林分。”老李指着图纸对同车的年轻队员说,“这次调查数据将直接用于编制今年的森林抚育方案”。

车辆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窗外是连绵的兴安岭林海。越往山里走,路况越差,有些路段需要队员们下车清理倒木才能继续前进。到达作业区边缘时,已是早晨九点。前方再无车行道路,大家整理好装备,开始了今天的徒步登山。

队员们踩着半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攀爬。林间的气温比山下低了不少,呼出的气息在空气中凝成白雾。陡坡处,前面的人总会伸手拉一把后面的同事,相互搀扶着向上。背着的登山包在行进中哐当作响,与林间的鸟鸣声交织成独特的山林交响曲。这片广袤的森林,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给每棵树办“生态身份证”

上午九点,调查组抵达预定作业区域。按照事先划分的范围,4个小组分别前往不同的调查样带。小王所在的第一小组负责的是20公顷的落叶松纯林小班。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调查设计实施细则》的要求,他们需要在这个小班内完成“全林挂号”和“每木检尺”工作。

小王首先用GPS设备精准定位小班边界。他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仪器,确保每个拐点坐标的误差不超过5米。“小班区划是调查的基础,边界定位不准,后续的所有数据都会失真。”他一边记录坐标,一边向新加入的队员解释。

边界确定后,队员们开始用蓝色喷漆在需要采伐的树干1.3米处划出横线标记。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对林分结构有准确判断。遇到需要特殊保留的珍稀树种,他们会在旁边喷涂蓝色三角符号。

在小班的另一侧,小张正带领着两名队员进行“每木检尺”。他们将金属胸径尺轻缓卡在树干上,大声报出数据:“落叶松18.7厘米!”记录员立即在平板电脑上录入。这项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每个数据都要确保准确无误。当发现一丛天然萌生的白桦幼树拥挤在2平方米范围内时,他们按照《实施细则》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选定三株长势最佳的保留,其余标记为定株抚育对象。“我们记录下的不仅是树木的尺寸,更是这片森林的生态密码。”小张说,“这些数据将帮助我们制定最科学的经营方案,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数据精准背后的执着

中午时分,队员们选择了一处相对平坦的林间空地休息。大家围坐在倒木上,取出随身携带的方便面和咸菜。山里的午饭总是这样简单,但没有人抱怨。老李趁休息时间,掏出随身携带的《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5年)》,翻到技术标准章节向大家讲解:“根据新政策,郁闭度0.8以上的过密林分可以突破常规抚育强度限制,这能让这片林子更快恢复健康结构”。

冬季,是森林最为沉寂的季节,也是调查团队最为忙碌的时刻。严寒和冰雪虽给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却也为团队提供了别样的机遇。林木在冬季落叶后,更加清晰地展现出它的真实结构和健康状况,为数据收集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基础。每一棵树的测量、每一个样本的采集,都凝聚着调查人员的汗水与智慧。他们使用高精度的测量工具,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无论是树龄的推算、树高的测量,还是林分的分类与面积计算,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这份执着不仅源于对工作的热爱,更源于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不懈追求。

调查人员穿着厚重的防寒服、防滑靴,踏着积雪,一步一步走向山林深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精准数据的执着追求,每一次呼吸都透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他们的身影成为了这个冬日里最动人的风景线。就在大家用餐时,天空突然阴沉下来,转眼间就下起了轻雪。在冬日的寒风中,巴林林业局的外业调查团队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

森林外业调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调查人员需要测量树木的直径、高度,记录树种分布,甚至要观察土壤的湿度和肥力。每一个数据都需要经过多次验证,确保准确无误。这种对数据的执着,是巴林林业局制定科学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是调查队员们对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坚定承诺。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了解与评估,巴林林业局能够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采伐计划、保护措施与发展规划,确保森林资源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对当前时代负责,更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色的希望。

万家灯火后的生态守护

下午三点半,外业调查工作告一段落。队员们开始整理装备,清理作业现场,确保不留下任何垃圾。虽然每个人都已疲惫不堪,但大家仍然仔细核对当天的调查记录,确认各项数据的完整性。

下山的路显得格外漫长。湿透的衣物紧贴在身上,山风一吹,让人不禁打起寒颤。但队员们的话题却依然热烈,大家讨论着今天的调查发现,交流着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这些来自不同基层单位的技术骨干,通过这次集中调查,不仅完成了工作任务,更在实践中提升了业务能力。

晚上五点,调查车队返回驻地。但今天的工作还远未结束。技术员们还要熬夜完成小班调查表、采伐木统计表和空间矢量数据的录入工作。食堂特意为加班的队员准备了热乎的饭菜,但一部分队员都是匆匆吃上几口,就立即回屋继续工作。

窗外繁星点点,室内键盘声声。这一天采集的217组原始数据,将通过网络汇入国家林草生态网络感知系统,成为森林资源“一张图”上的最新注脚。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将成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抚育措施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着这片林海未来的生态命运。

巴林林业局的调查队员们三个月如一日地坚守在可持续经营项目的一线,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他们不是简单的调查员,而是用科学尺度丈量生态文明的工程师,每一次测量、每一个数据,都凝聚着他们对这片绿色家园的深情。这些数据不仅为巴林林业局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全国乃至全球的森林可持续经营贡献了一份力量。他们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当《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从文件走向山野,当生态文明的理念从口号变为行动,正是这些普通林业人的日夜兼程,为巴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北疆林海生根发芽。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巴林林业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巴林的森林资源管理事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绿色家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可持续经营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操作性的任务,更是一项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抉择。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去思考和推进这项工作。

最后,我们要向那些在可持续经营项目中付出辛勤努力的调查队员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专业团队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前进的动力。

阅读 307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