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新时代机关工作出成绩的核心能力体系研究 ——基于十种关键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媒体:原创  作者:长峡布衣
专业号:长峡布衣
2025/9/28 15:39:49

新时代机关工作出成绩的核心能力体系研究

——基于十种关键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机关工作是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枢纽,承担着制定政策、落实部署、服务群众、统筹协调的重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新时代新征程,机关工作面临形势更复杂、任务更艰巨、群众期待更高的新挑战,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系统性要求。从实践来看,机关工作要出成绩、见实效,关键在于构建以“十种核心能力”为支撑的能力体系——眼观六路的洞察力、去伪存真的鉴别力、能参善断的谋划力、登高望远的预判力、雷厉风行的执行力、临危不乱的应变力、查漏补缺的反思力、合理规划的统筹力、虚怀若谷的合作力、与时俱进的创新力。这十种能力既是机关干部履职尽责的“基本功”,也是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需从理论内涵、实践要求和协同机制三个维度深入探析,为新时代机关能力建设提供路径指引。

一、机关工作十种核心能力的内涵与实践要求

(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洞察力:把握规律的“千里眼”“顺风耳”

洞察力是机关工作的“第一感知力”,要求干部具备敏锐的观察、捕捉和分析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本质、从政策导向中找准方向、从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其核心是“见微知著”:既要关注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上情”,也要掌握群众急难愁盼的“下情”;既要跟踪行业发展趋势的“外情”,也要洞悉工作推进中的“内情”。实践中,需坚持“三看”:看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看矛盾本质,透过表象抓住问题关键;看群众需求,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例如,在政策制定前,需通过调研走访、数据分析、舆情监测等方式,全面掌握各方信息,确保政策“接地气、能落地”。

(二)去伪存真、剥茧抽丝的鉴别力:明辨是非的“过滤网”“透视镜”

鉴别力是机关工作的“基础判断力”,要求干部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善于辨别信息真伪、区分主次矛盾、权衡利弊得失。其核心是“实事求是”:面对海量信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避免被虚假数据误导;面对多元诉求,要分清合理与不合理、当前与长远,防止“一刀切”;面对复杂问题,要辨明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避免“一叶障目”。实践中,需强化“三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提升专业鉴别力,用专业知识破解技术难题;保持价值鉴别力,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例如,在督查检查中,既要核查报表数据,更要深入现场核验,防止“数字造假”“材料包装”。

(三)能参善断、统筹兼顾的谋划力:科学决策的“导航仪”“设计师”

谋划力是机关工作的“战略规划力”,要求干部具备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善于在战略层面谋划方向、在战术层面制定方案、在操作层面明确路径。其核心是“统筹兼顾”: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具体问题,也要着眼长远,服务发展大局;既要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突破,也要兼顾次要矛盾,防止顾此失彼;既要体现政策刚性,也要考虑执行弹性。实践中,需做到“三谋”:谋全局,把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定位;谋长远,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方案;谋细节,确保每个环节“无缝衔接”。例如,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需统筹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环保,确保规划既“高大上”又“能落地”。

(四)登高望远、未雨绸缪的预判力:防范风险的“预警器”“防火墙”

预判力是机关工作的“前瞻洞察力”,要求干部具备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善于分析趋势、研判风险、把握机遇。其核心是“有备无患”:既要“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预判潜在风险点;也要“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捕捉发展新机遇。实践中,需强化“三预”:预判趋势,通过数据分析、经验总结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警风险,建立风险台账和应急预案;预备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备选策略。例如,在疫情防控中,需根据病毒变异趋势、传播特点,提前储备物资、优化流程,避免“临阵磨枪”。

(五)雷厉风行、势如破竹的执行力:落地见效的“推进器”“施工队”

执行力是机关工作的“核心驱动力”,要求干部具备“马上就办”的担当和“一抓到底”的韧劲,善于把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把目标任务落实为实际成效。其核心是“真抓实干”:既要“闻令而动”,不拖延、不推诿;也要“干则必成”,高标准、严要求;更要“跟踪问效”,防止“半截子工程”。实践中,需践行“三办”:办就办好,杜绝“差不多”心态;快速办结,压缩流程时限;闭环督办,建立“部署-落实-反馈-整改”全链条机制。例如,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用实际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

(六)临危不乱、处置有序的应变力:应对挑战的“解压阀”“调节器”

应变力是机关工作的“应急处置力”,要求干部具备冷静的心态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善于在突发状况中稳住局面、在复杂矛盾中找到突破口。其核心是“处变不惊”:面对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响应,防止事态扩大;面对矛盾冲突,要依法依规处置,兼顾法理情;面对舆论危机,要及时发声引导,掌握主动权。实践中,需做到“三快”:快速研判,准确把握事件性质和影响;快速决策,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快速协同,联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例如,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情况时,需启动应急预案,统筹救援、安抚、保障等工作,确保“忙而不乱、有序高效”。

(七)查漏补缺、锦上添花的反思力:自我提升的“加油站”“修正器”

反思力是机关工作的“持续改进力”,要求干部具备自我审视的意识和总结提升的能力,善于从成功中提炼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从反馈中优化方法。其核心是“精益求精”:既要“回头看”,复盘工作全过程,查找漏洞;也要“向前看”,明确改进方向,提升质效;更要“举一反三”,把经验转化为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实践中,需坚持“三查”:查问题根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查流程短板,优化工作机制;查能力弱项,针对性加强学习。例如,在一项工作完成后,需召开总结会,既肯定成绩,更剖析不足,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措施-责任到人-限时办结”的改进闭环。

(八)合理规划、主次分明的统筹力:高效推进的“调度室”“指挥棒”

统筹力是机关工作的“资源整合力”,要求干部具备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善于合理分配时间、调配资源、安排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忙而有序、繁而不乱”。其核心是“主次分明”:既要“抓大放小”,聚焦重点任务集中突破;也要“弹好钢琴”,兼顾常规工作不掉队;更要“优化配置”,实现人力、物力、财力效益最大化。实践中,需做到“三抓”:抓重点,围绕中心工作集中发力;抓节点,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抓协同,加强部门联动和上下衔接。例如,在年度工作中,需区分“核心任务、重点任务、常规任务”,合理分配精力,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九)虚怀若谷、善当配角的合作力:团结共事的“黏合剂”“润滑剂”

合作力是机关工作的“团队凝聚力”,要求干部具备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善于尊重他人、包容差异、补台补位,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合力。其核心是“甘当配角”:在团队中,既要“能挑大梁”,也要“愿做绿叶”;在协作中,既要“主动担当”,也要“尊重他人”;在分歧时,既要“坚持原则”,也要“求同存异”。实践中,需强化“三心”:平常心对待分工,不挑肥拣瘦;包容心对待差异,不固执己见;责任心对待协作,不推诿扯皮。例如,在跨部门协作中,需树立“一盘棋”思想,主动沟通、积极配合,共同推动任务完成。

(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创新力:改革发展的“发动机”“加速器”

创新力是机关工作的“时代驱动力”,要求干部具备开拓思维和突破勇气,善于打破路径依赖、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其核心是“守正创新”:既要坚守党的领导、人民立场等“正道”,也要在工作理念、方式、机制上“求新”;既要借鉴先进经验,也要结合实际“首创”;既要鼓励“微创新”,也要推动“系统性变革”。实践中,需做到“三破”:破思维定势,用新理念指导新实践;破路径依赖,用新方法破解老问题;破制度障碍,用新机制激发新活力。例如,在数字化转型中,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政务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十种能力的协同联动是机关工作能力体系的整体性

十种能力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机关工作的“能力闭环”。从逻辑关系看,可分为“三大链条”:

决策链 :以“洞察力-鉴别力-谋划力-预判力”为核心,解决“干什么、怎么干、往哪干”的方向问题。洞察力提供信息基础,鉴别力确保判断准确,谋划力制定行动方案,预判力规避潜在风险,共同构成科学决策的前提。

落实链 :以“执行力-应变力-反思力”为核心,解决“干得实、干得稳、干得好”的效果问题。执行力推动决策落地,应变力应对执行中的突发状况,反思力促进持续改进,形成“执行-反馈-提升”的循环。

保障链 :以“统筹力-合作力-创新力”为核心,解决“资源够、合力强、动力足”的支撑问题。统筹力优化资源配置,合作力凝聚团队力量,创新力激发内生动力,为决策和落实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大链条环环相扣、协同发力,共同推动机关工作从“决策”到“落实”再到“提升”的全流程高效运转,是机关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坐标系”。

三、新时代机关干部能力建设的实践路径

提升十种能力,需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制度保障三个维度协同推进。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能力根基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加强经济、法律、科技、管理等专业知识学习,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做到“既懂政治又懂业务、既懂政策又懂实践”。

(二)深化实践锻炼,在急难险重中“增本领”

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把实践作为提升能力的“练兵场”。有计划地安排干部参与重大任务、重点项目、基层治理、应急处置等工作,在直面矛盾、解决问题中锤炼洞察力、执行力、应变力;鼓励干部到基层一线“墩墩苗”,在服务群众中增强鉴别力、合作力;支持干部参与改革创新项目,在探索实践中提升谋划力、创新力。

(三)完善制度保障,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

建立系统化培养机制,将十种能力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开设专题课程、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培训;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把能力提升情况作为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树立“以能力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优化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部大胆探索创新,为敢于担当者撑腰鼓劲,营造“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氛围。

机关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机关干部的能力,直接决定治理效能的高低。十种核心能力是新时代机关干部的“必修课”,既是履职之基,也是成长之道。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能力建设,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提升工作质效,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委组织委员、办公室主任  王兆平)

阅读 388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