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 > 湿地新闻 > 综合动态 > 正文

生态中国▪幸福画卷 | 美丽的泸沽湖

媒体:丽江学习平台  作者:内详
专业号:拉市海保护区管护局
2025/11/21 15:36:45

今年七月,我带着全家人去了泸沽湖。来到湖畔时,视野豁然开朗。群山环抱一汪平湖,湖畔绿草如茵,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金色。万亩草甸铺展在眼前,如一张无边的绒毯,美不胜收。旅途的困倦,在这一刻消散无痕。同行的老人与孩子忍不住惊呼——原来这就是草海,太美了!

七月的水草正丰茂,每一片叶子都仿佛积蓄着生命的力量,奋力向上生长。风过处,草海起伏,漾开层层金浪。一座长长的木桥横跨其间,那便是走婚桥了。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着独特的走婚习俗,这座桥,便是他们婚俗中不可或缺的通道。相传,男子需踏过此桥,前往心仪女子的住处完成婚俗仪式,因此走婚桥又叫“阿夏鹊桥”。漫步桥上,看草海随风涌动,仿佛以深绿或金黄的“风声”,低语着高原上生生不息的传奇。

我们在蒗放码头旁的村落住下。民宿主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热情温雅,周到得体。民宿里有餐厅、花园,房间宽敞而洁净。

晚饭后,步行两分钟即到湖边,恰逢漫天红霞。太阳隐在云后,薄云如金,厚云镶着金边,东边的天空则晕染出一片温柔的粉红。云朵倒映在湖中,泸沽湖也被阳光染得金灿灿的,微风拂过,波光粼粼。

蒗放码头正对着格姆山。格姆山在群山中傲然独立,犹如一位体态丰盈、秀发飘逸的女神。山顶飘着一朵红云,似带来祥瑞与喜悦。在摩梭人心中,格姆山是女神的化身——传说格姆女神流下的眼泪汇成了泸沽湖,千万年来,格姆女神一直守护并养育着这片土地。每逢特定日子,摩梭人便会来此祭祀祈福。

夕阳缓缓沉落,天空的色彩愈发绚烂:从金黄渐变为粉红,再转为深红,继而淡紫,最后随着夜色加深,化作一片纯净的蓝。当深蓝铺满天幕,一弯明月悄然升起,晶莹剔透,如汉白玉雕成。那月,似羞涩的少女,眼神纯净,好奇地俯瞰人间。星子也渐次亮起,最终缀满天穹。

静坐湖畔,不思不语,只听晚风轻吟,看湖水微漾,望弯月与星辰相伴。人世间,还有什么时刻比这更接近永恒?水天一色,天人合一,心跳的节奏,仿佛就是天地的脉搏。

七月的泸沽湖,隔绝了外界的炎热与浮躁,独守一份静谧与清凉。一夜安眠,清晨五时许醒来,拉开窗帘,天地笼罩在梦幻般的浅蓝薄纱中。走到湖边,立于码头,只见天色、山色、水色,皆是一片浅浅的蓝。渐渐地,东方泛红转亮,太阳尚未露面,格姆山顶却已被点亮、染红。我仿佛能感知太阳上升的速度,看见时间流淌的痕迹。天空越来越亮,最终化为灿烂的金色,太阳倏然跃出,一寸一寸攀上天空,乳黄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天,湛蓝了;湖,湛蓝了。码头边的游船色彩明艳,随着湖水轻轻摇曳。泸沽湖的夜色令人沉醉,而它的清晨,更美得让人心动。

在泸沽湖畔小住的几日,我们驾车环湖一周。在情人滩,踩着细沙远眺水天相接;在竹地村,看格姆山下草原牧马悠然;在里格半岛,感受晨雾缭绕、如临仙境,湖心小岛宛如碧波中的一叶绿舟……泸沽湖步步皆景,处处值得驻足。

这里有两座博物馆尤为值得探访。一座是位于云南境内的泸沽湖摩梭人博物馆,采用传统摩梭民居风格,弥漫着神秘气息;另一座是四川境内的摩梭博物馆,馆名由作家莫言题写,规模宏大,系统展示了摩梭人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两座博物馆都让我深感不虚此行。在那里,我深入了解到摩梭人从游牧走向定居的艰辛历程,以及母系大家庭的集体生活模式与“走婚”制度下的共同养育传统。

泸沽湖的美,不仅是摩梭文化的神秘之美,更是纯净自然的生态之美。这里的山、水、空气与花朵,都纯净得不染尘埃。生于此、居于此,仿佛与自然无限贴近,又觉天地间如此宁静。衷心祈愿,千百年后,泸沽湖的天空依旧这样碧蓝,湖水依然如此清澈,让这份生态之美,永存于大自然的碧蓝之间。

(作者系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

 

 

来源:学习强国

阅读 69
推荐
网友评论

发表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更多精彩在首页,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