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深藏于云南丽江老君山腹地,那里群山环抱,四季常青。护林员彭连禄将四十多年的岁月,都献给了这片寂寂青山。如今七十三岁的他,依然独自一人,仿佛注定要与这静默的山峦相伴终老。

“微丽江”微信公众号 供图
在我过往的印象里,彭连禄身形高挺,肩膀宽厚,巍然挺立如山峦,而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的性格也像山,粗犷豪放,坚定刚毅,却又不失幽默诙谐。他爱唱山歌,常常即兴而歌,歌声清亮,回荡在山谷之间,像是山的一部分在说话。
小时候,我每天清晨上山拾柴,总能看见他站在村口的坡头上,严肃地告诫每一个上山的人:“只能捡干柴,不能砍树。”说完,他便隐入林间,只要听到斧头声响,便会迅速现身。下山时,他又守在必经之路上,仔细检查是否有人砍了生柴。一旦发现违规,生柴和工具便会被没收——在那个年代,失去工具,几乎等于断了生计。人们虽偶有怨言,却也都默默遵守着他立下的规矩。
那时的山林属于集体,砍伐和使用都有严格指标。谁家要盖房,得先去大队申请“指标”,拿到证明后,彭连禄便会全程监督,确保不超砍一棵树。正因他的严格,我们村的山林始终郁郁葱葱。
乡亲们常说:“还是咱们村管得严,山才这么绿,你看邻村,山都快秃了。”每听到这些,他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集体信任我,我就得把责任担好。”
他走遍了管辖的每一座山头,熟悉每一片林木。哪里的树少了,就像剜了他的心头肉。
我曾问他:“老彭,山上哪儿的菌子最多?”
他摇摇头,认真地说:“菌子不归我管。你要是问树,我什么都知道。”
他顿了顿,又指向远山说:“你看,咱们村山箐里的水为什么不会断?就是因为有水冬瓜树、核桃树、青冈树……这些树成林,才能涵养水源。要是没保护好,往后连喝的水都会成问题。”
防火,是彭连禄的心头大事。他总提醒上山的人不能在野外用火,尤其在清明时节,祭祖的人多,他就挨个检查,耐心浇灭未熄的余火。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村五十年都未曾发生过一次山火。他,是真正有功于这片山的。
三十年前,县里计划在这一带飞播造林,林业部门的人专门来听取彭连禄的意见。他把每个山头的土质、气候、宜种树种,一一说明。后来,飞播方案果然按他说的实施。“你看现在山上的树长得多好,其中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呢。”他语气中满是自豪。
去年,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要在山上修护林防火路,相关人员又来问他的意见。“我说应该怎么修,他们都听进去了。”
我每年回老家,仍习惯上山走走。都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放眼望去,层林叠翠,群山绵延至老君山深处,连接三江并流的峡谷。天蓝云白,满目青绿,溪水奔流,雾气氤氲,山高水长,生生不息。青山或许不能直接给予我们衣食,却赠予我们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气,这正是“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真意。在大地之上,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而树的命脉,正是由一代代如彭连禄这样的守山人默默守护而来的。

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 供图
如今,彭连禄已卸下护林员的担子,但他对青山的眷恋丝毫未减,我曾多次在老君山深处遇见他。他笑着说:“我一辈子就爱这山。现在好了,再不用我去警告谁了,大家的环保意识比我去警告谁了,大家的环保意识比我还强。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彭加明
| 我也说两句 |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